目 錄
第一部分 大余縣農業農村局概況
一、單位主要職責
二、機構設置及人員情況
第二部分 大余縣農業農村局2022年單位預算表
一、《收支預算總表》
二、《單位收入總表》
三、《單位支出總表》
四、《財政撥款收支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
十、《重點項目績效目標表》
第三部分 大余縣農業農村局本級2022年單位預算情況說明
一、2022年單位預算收支情況說明
二、2022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大余縣農業農村局概況
一、單位主要職責
縣農業農村局是縣政府主管農業農村以及糧食工作的部門。主要職責(一)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的框架內,擬訂種植業、養殖業、糧食流通和農村經濟發展政策、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并指導實施。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糧食流通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擬訂農業和農村經濟、糧食流通的有關政策和規章制度。
(二)提出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政策建議,指導農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權流轉和承包糾紛仲裁管理。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財務管理,監督減輕農民負擔和村民籌資籌勞管理工作。指導、扶持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的建設與發展。參與農村綜合改革和社會事業發展工作。
(三)組織落實促進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指導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引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品質改善。會同有關部門編制農業和糧食項目規劃,提出相關支持農業發展的項目安排意見,組織、指導和監督項目實施。
(四)擬訂促進農業、糧食產業化經營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政策、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農產品加工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服務體系建設。擬訂促進農業、糧食產業化經營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
(五)擬訂農業和糧食科研、技術推廣的規劃、計劃和有關政策,組織科研活動、技術引進、成果鑒定轉化和技術推廣工作,指導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負責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管理。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承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工作,參與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
(六)組織農業資源區劃工作,指導農用地、漁業水域、草山草坡、宜農灘涂、宜農濕地以及農業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和管理,負責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擬訂耕地及基本農田質量保護與改良政策并指導實施,依法管理耕地質量。
(七)擬訂農業和農村經濟信息體系、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管理農業和農村經濟信息,監測分析農業和農村經濟運行。發布農業和農村經濟信息。提出促進主要農產品流通與出口的政策建議。培育、保護和發展農產品品牌。組織協調“菜籃子”工程的有關工作。組織開展農業貿易促進和有關國際國內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
(八)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擬訂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地方標準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指導實施。規劃和指導農業檢驗檢測體系,組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組織農產品安全的事故調查處理和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指導實施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標準和技術規范,負責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管理。
(九)依法開展農作物種子(種苗)、草種、種畜禽、農藥、獸(漁)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獸醫醫療器械、肥料的監督管理。對糧食市場各類經營主體進行監督檢查,對糧食收購、儲存環節的糧食質量安全和原糧衛生進行監督管理,承擔對糧食經營者從事糧食收購的資格審核及實施行政許可工作。承擔獸醫醫政、獸藥藥政藥檢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監督實施有關農業生產資料、糧食儲備的國家標準。依法負責漁船、漁機、網具的監督管理。
(十)承擔農業防災減災責任,監測、報告、發布農業災情,組織種子、化肥、農藥、獸(漁)藥、疫苗等救災物資儲備和調撥,提出生產救災資金安排建議,指導緊急救災和災后生產恢復。組織實施動物和農業植物防疫、檢疫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指導動物和農業植物防疫、檢疫體系建設,組織、監督動物和農業植物的防疫、檢疫工作,及時報告和發布疫情并組織撲滅。組織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普查。
(十一)制訂農業生態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農村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與利用,指導農業環境保護、農業農村節能減排及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有關工作。劃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指導農業生物質產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等的發展。負責漁業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牽頭管理外來物種。
(十二)承辦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機構設置及人員情況
2022年大余縣農業農村局共有預算單位1個。
編制人數小計80人,其中:行政編制人數17人,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制人數0人,全部補助事業編制人數63人,自收自支編制人數0人。實有人數小計80人,其中:在職人數小計80人,行政在職人數17人,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在職人數0人,全部補助事業在職人數63人。離休人數小計0人,退休人數小計112人,退職人員0人,遺屬人數24人。
第二部分 大余縣農業農村局本級2022年單位預算表









(重點項目績效目標表 詳見附件2:2022年績效目標表)
第三部分 大余縣農業農村局本級2022年單位預算情況說明
一、2022年單位預算收支情況說明
(一)收入預算情況
2022年大余縣農業農村局本級收入預算總額為21248.70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16524.75萬元,主要原因是:增加其他資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1296.37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減少1471.76萬元,主要原因是:減少項目資金預算;教育收費資金收入0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0萬元;事業單位經營收入0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0萬元;國庫集中支付網上結轉14952.34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14952.34萬元,主要原因是:項目年底完工,資金正在撥付中;其他收入5000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3044.19萬元,主要原因是:耕地地力等補貼資金在其他收入資金支付。
(二)支出預算情況
2022年大余縣農業農村局本級支出預算總額為支出預算總額為21248.70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16524.76萬元,主要原因是:增加其他資金預算;其中:
按支出項目類別劃分:基本支出1096.94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145.39萬元,主要原因是:項目增加;其中:工資福利支出799.03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58.73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22.11萬元,資本性支出0萬元。項目支出20151.76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16379.37萬元,主要原因是:項目增加,其中:農林水支出934.39萬元,工資福利支出0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0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0萬元,資本性支出0萬元,對企業補助0萬元。
按支出功能科目劃分: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17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1.17萬元,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機關事業單位運轉經費;教育支出0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減少)0萬元;科學技術支出0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減少)0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2.79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減少21.36萬元,主要原因是:人員變動;衛生健康支出81.04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39.57萬元,主要原因是:人員變動;農林水支出934.39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減少1587.72萬元,主要原因是:項目支出預算減少;住房保障支出58.15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減少2.25萬元,主要原因是:人員變動。
按支出經濟分類劃分:工資福利支出799.03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減少9.92萬元,主要原因是:人員變動;商品和服務支出58.73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減少16.85萬元,主要原因是:厲行節約;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22.16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4.66萬元,主要原因是:人員變動;資本性支出0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減少)0萬元;對企業補助0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減少)0萬元。
(三)財政撥款支出情況
2022年大余縣農業農村局本級財政撥款支出預算總額為財政撥款支出預算總額1296.37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減少1471.77萬元,主要原因是:減少項目資金預算;
按支出功能科目劃分: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196.37萬元,教育支出0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2.79萬元,衛生健康支出81.04萬元,農林水支出934.39萬元,住房保障支出58.15萬元。
按支出項目類別劃分:基本支出879.92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減少22.12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799.03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58.73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22.16萬元,資本性支出0萬元。項目支出1296.37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減少1471.76萬元,主要原因是:減少項目資金預算;其中:商品和服務支出0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0萬元,資本性支出0萬元。
(四)政府性基金情況
2022年大余縣農業農村局本級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為100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增加100萬元,主要原因是:增加了中心城區蔬菜基地建設項目;
按支出項目類別劃分:城鄉社區支出100萬元。
(五)國有資本經營情況
沒有使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安排的支出
(六)機關運行經費等重要事項的說明
2022年單位本級機關運行費預算58.73萬元,比2021年預算減少16.85萬元,下降22.29%,主要原因是:厲行節約。
機關運行費指各單位的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七)政府采購情況
2022年政府采購總額3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預算3萬元、政府采購工程預算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預算0萬元。
(八)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
截至2021年8月31日,共有車輛4輛,其中,一般公務用車3輛,執法執勤用車1輛。
2022年單位預算安排購置車輛0輛,無安排購置單位價值20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資金。
(九)項目情況說明
1.中心城區蔬菜基地建設項目
(1)項目概述:中心城區蔬菜基地建設項目是推廣大棚蔬菜綠色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為主要內容,積極帶動農戶蔬菜種植,主要實施良種選育、土壤改良、水肥一體化以及綠色防控等(設施)栽培技術。
(2)立項依據:根據《贛州市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
(3)實施主體:大余縣農業農村局
(4)實施方案:建設鋼架大棚;培育發展本地菜農等其他推動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事項。
(5)實施周期:一年
(6)年度預算安排:100萬元。
(7)績效目標和指標:
數量指標:新增蔬菜大棚數量 ≤200畝
質量指標:推廣病蟲害防治完成率 ≥95%
時效指標:該項目于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
成本指標:每畝節本增效率 ≥15%
經濟效益指標:新技術、新成果應用率 ≥95%
社會效益指標:科技貢獻率 ≥65%
生態效益指標:農藥用量減少率 ≥30%
可持續影響指標:肥料利用率提高 ≥10%
滿意度指標:社會滿意度 ≥95%
2. 非洲豬瘟預防專項項目
(1)項目概述:非洲豬瘟預防專項項目是依據防控要求展開跨省調運生豬非洲豬瘟檢查。
(2)立項依據:依據文件
(3)實施主體:大余縣農業農村局
(4)實施方案:展開生豬運輸車輛查驗消毒,及時對發生非洲豬瘟的生豬無害化進行處理。
(5)實施周期:一年
(6)年度預算安排:40萬元。
(7)績效目標和指標:
數量指標:達成規定的非洲豬瘟抽檢批次率≥10%
質量指標:發生疫情處置及時性 ≥99%
時效指標:該項目于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 完成
成本指標:達成規定的非洲豬瘟抽檢批次比率 ≥10%
經濟效益指標: 依據防控要求展開跨省調運生豬非洲豬瘟檢查,達到規定的批次覆蓋率 ≥95%
社會效益指標:依據防疫要求展開非洲豬瘟檢測率
≥99%
生態效益指標: 對確認發生非洲豬瘟的生豬無害化辦理率 ≥98%
可持續影響指標:依據防疫要求展開生豬運輸車輛查驗消毒率 ≥95%
滿意度指標: 社會滿意度 ≥85%
3. 動物防疫專項項目
(1)項目概述:動物防疫專項項目是保障全年疫情保持平穩;不發生大規模隨意拋棄病死豬事件,對病死豬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和系統填報收集情況和處理情況。
(2)立項依據:依據文件
(3)實施主體:大余縣農業農村局
(4)實施方案:通過大余縣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平臺及時審核、統計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處理數量,并每月上報病死豬無害化處理情況。
(5)實施周期:一年
(6)年度預算安排:151萬元。
(7)績效目標和指標:
數量指標:經費使用率 ≥99%
質量指標:依法對重大動物疫情處置率 ≥99%
時效指標:該項目于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 完成
成本指標:動物防疫專項補助資金 120萬元
經濟效益指標:資金使用重大違規違紀問題 無
社會效益指標:強制免疫病種應免疫畜禽的免疫密度
≥90%
生態效益指標:抗體合格率 ≥70%
可持續影響指標:不發生大規模隨 無
滿意度指標:社會滿意度 ≥90%
4. 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
(1)項目概述:農作物良種補貼是種植主要優質糧食作物的農戶,根據品種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
(2)立項依據:依據文件
(3)實施主體:大余縣農業農村局
(4)實施方案:支持農民積極使用優良作物種子,提高良種覆蓋率,增加主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的產量,改善產品品質,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
(5)實施周期:一年
(6)年度預算安排:1767.37萬元。
(7)績效目標和指標:
數量指標:補貼農戶數 ≥2000戶
質量指標:農作物良種質量合格率 ≥95%
時效指標:該項目于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 完成
成本指標:農作物良種補貼 1600萬元
經濟效益指標: 農作物種子監督檢查到位率 ≥85%
社會效益指標: 無農作物種子質量安全大事件發生 無
生態效益指標: 農作物種子質量提升率 ≥60%
可持續影響指標:建立良好的種子市場 有利于
滿意度指標:社會滿意度 ≥90%
5.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
(1)項目概述: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是整合資源建站,創新管理體制,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主導產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集成配套實施。
(2)立項依據:依據文件
(3)實施主體:大余縣農業農村局
(4)實施方案:基層農技推廣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優質綠色高效技術快速進村入戶;農業科技示范服務平臺基本健全;農技推廣信息化實現重大突破;農技推廣隊伍業務能力穩步提升;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扎實推進。
(5)實施周期:一年
(6)年度預算安排:55.62萬元。
(7)績效目標和指標:
數量指標:推廣農業主推技術數量 ≥3個
質量指標: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 ≥95%
時效指標:該項目于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 完成
成本指標: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資金50萬元
社會效益指標: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 ≥20% 可持續影響指標:農技推廣服務對象知識更新比率≥10%
滿意度指標:社會滿意度 ≥95%
6. 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第三方技術服務項目
(1)項目概述: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第三方技術服務項目是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礎;保障農民財產權益的客觀要求;是能夠加強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的有力措施。
(2)立項依據:依據文件
(3)實施主體:大余縣農業農村局
(4)實施方案:按照要求清查核實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用于經營性房屋等,并公示確認、建立臺賬、審核備案等程序。
(5)實施周期:一年
(6)年度預算安排:49.45萬元
(7)績效目標和指標:
數量指標:村居完成清產核資數據錄入占比 ≥11%
時效指標:該項目于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 完成 成本指標: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第三方技術服務工作費用 45萬元
經濟效益指標:集體清產核資資金是否存在重大違規違紀使用資金 無
社會效益指標: 提高集體資產經營收益 ≥20%
生態效益指標: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20%
可持續影響指標:維護集體和農民合法權益 有利于
滿意度指標:社會滿意度 ≥90%
7. “三品一標”認證扶持資金項目100000
(1)項目概述:“三品一標”認證扶持資金項目是推動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的主要目的是挖掘、培育和發展獨具地域特色的傳統優勢農產品品牌,保護各地獨特的產地環境,提升獨特的農產品品質,增強特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區域經濟發展。
(2)立項依據:依據文件
(3)實施主體:大余縣農業農村局
(4)實施方案:加大特色優質品種培育力度;加快推進品質提升,加快推進品牌打造
(5)實施周期:一年
(6)年度預算安排:10萬元。
(7)績效目標和指標:
數量指標:發展“三品一標”目標數 ≥2個
質量指標:農產品生產過程監管力度提升率 ≥60%
時效指標:該項目于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 完成 成本指標:“三品一標”認證扶持資金 10萬元
經濟效益指標:提升品牌知名度 ≥65%
社會效益指標:品牌食品美譽度提升率 ≥20%
生態效益指標:綠色興農提升率 ≥30%
滿意度指標:社會滿意度 ≥95%
8. 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項目
(1)項目概述: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項目有效預防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保障動物衛生和公共安全,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2)立項依據:依據文件
(3)實施主體:大余縣農業農村局
(4)實施方案:及時處理屠宰環節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確保動物產品質量安全。
(5)實施周期:一年
(6)年度預算安排:25萬元。
(7)績效目標和指標:
數量指標: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覆蓋率 ≥90%
質量指標: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完成率 ≥95%
時效指標: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及時率 ≥99%
成本指標: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費用節約率≥90%
經濟效益指標: 保障城鄉居民食品消費安全 有利于
社會效益指標: 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疾病,確保動物產品質量安全 有利于
生態效益指標:保障生態環境安全 有利于
可持續影響指標:保障畜牧業持續 有利于
滿意度指標:社會滿意度 ≥90%
9. 農機購置補貼項目
(1)項目概述:農機購置補貼項目是做好水稻耕種收技術推廣演示,大力推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提高農機化水平。
(2)立項依據:2021-2023年大余縣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
(3)實施主體:大余縣農業農村局
(4)實施方案:2022年預計補貼農機購置90臺。
(5)實施周期:一年
(6)年度預算安排:150萬元。
(7)績效目標和指標:
數量指標:農機補貼機具辦理數 ≥400戶
質量指標:農機具驗收合格率 ≥95%
時效指標:該項目于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 完成 成本指標:農機購置補貼 150萬元
經濟效益指標: 預算執行率 ≥99%
社會效益指標: 農戶政策知曉率 ≥99%
生態效益指標: 農機具長效管理機制健全性 ≥90%
可持續影響指標:農機具使用年限達到三年率 ≥90%
滿意度指標:社會滿意度 ≥90%
二、2022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說明
2022年大余縣農業農村局本級“三公”經費一般公共預算安排24.25萬元。其中:
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比上年增(減)0萬元,主要原因是:預算與上年持平。
公務接待費16.37萬元,比上年減5.45萬元,主要原因是:厲行節約。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7.88萬元,比上年減5.87萬元,主要原因是:厲行節約。
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比上年增(減)0萬元,主要原因是:預算與上年持平。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一、收入科目
(一)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
(二)事業單位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三)上級補助收入:反映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財政撥款、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各項收入。
(五)使用非財政撥款結余:填列歷年滾存的非限定用途的非統計財政撥款結余彌補2022年收支差額的數額。
(六)上年結轉和結余:填列2021年全部結轉和結余的資金數,包括當年結轉結余資金和歷年滾存結轉結余資金。
二、支出科目
(一)行政運行:反映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的基本支出。
(二)一般行政管理事務:反映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未單獨設置項級科目的其他項目支出。
(三)事業運行:反映事業單位的基本支出。
(四)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反映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支出。
(五)行政單位醫療:反映審計部門安排的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基本醫療保險繳費經費。
(六)住房公積金:反映行政事業單位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審計署規定的基本工資和津補貼、特崗津貼以及規定比例為職工繳納的住房公積金。
三、單位涉及的專業名詞
(一)農田建設:反映用于農田建設和田間水利相關工程建設的支出;
(二)防災救災:反映對農業生產因遭受自然、生物災害損失給予的補助,促進農業防災增產措施補助,海難救助補助,因其他災害導致農牧漁業生產者損失給予的補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