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縣提振消費行動實施方案》
政策解讀
大余縣商務局
202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重點任務之首,隨后中辦、國辦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八項30條政策舉措,從供需兩端、民生保障、政策協同等方面發力,促進消費擴量、提質、升級。緊密結合《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西省提振消費行動方案>的通知》(贛府廳發〔2025〕4號)、《贛州市提振消費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等文件精神,大余縣出臺了《大余縣提振消費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的出臺,旨在推動消費擴量提質增效,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結合我縣資源特色,打造具有大余辨識度的消費升級新場景,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下是對《方案》的詳細解讀:
一、出臺背景
當前,消費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但受多種因素影響,消費市場仍面臨活力不足、場景單一、結構待優化等問題。大余縣作為贛南重要節點城市,擁有豐富的文旅資源和特色農產品,但消費潛力尚未充分釋放。為響應國家“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號召,結合《江西省提振消費行動方案》《贛州市提振消費行動實施方案》要求,立足本地實際制定本《方案》,旨在破解消費痛點,激活市場活力。
二、出臺目的
1.拉動經濟增長:通過擴大消費規模、優化消費結構,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為縣域經濟增長注入持久動力。
2.提升民生福祉:豐富消費供給、改善消費環境,滿足群眾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求,讓居民共享發展成果。
3.培育發展動能:推動消費與產業融合,催生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商貿、文旅、農業等領域協同發展,構建“全域消費”新格局。
三、主要依據
《方案》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江西省提振消費行動方案》《贛州市提振消費行動實施方案》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結合大余縣特色資源稟賦及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
四、工作目標
短期內,通過實施系列消費促進活動,實現2025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步增長,新增入規入統商貿單位15家以上、服務業單位4家以上;長期來看,構建“商品消費升級、服務消費提質、新型消費培育、農村消費激活”的全域消費體系,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消費后花園”,形成“四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處處有場景”的消費生態。
五、主要內容
1.商品消費升級行動
落實汽車、家電、家裝、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政策,簡化補貼流程,鼓勵企業疊加優惠,全年計劃發放各類消費券超300萬元。
開展政策“敲門行動”,通過網格化宣傳、社區海報張貼等方式,精準觸達有換新需求的家庭,尤其是新交房小區和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2.消費場景創新行動
升級奧園廣場、南安歷史文化園等商圈,打造“印象南安”“燙皮小鎮”等新型消費聚集區,推薦申報“省級示范商業街區”。
全年策劃16場以上特色活動,包括越野e族森林英雄會、森勇毅徑馬拉松等品牌賽事,以及“南安府宴·百家宴”“鵝王爭霸賽”等餐飲文化活動。
3.現代商貿流通強縣行動
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布局家電、電動自行車回收網點,建設青龍鎮臍橙加工廠、黃龍鎮食品產業園等項目,完善農村商業網絡。
打造2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補齊“一老一小”“一菜一修”等民生業態,提升社區消費便利度。
4.服務消費提質行動
促進“農商文旅體”融合,設計大灣區旅游專線,推動丫山景區升級、大龍村申報“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全年力爭引入1家高品質旅游飯店。
培育“大余麻鴨”“南安板鴨”等餐飲品牌,推動埠外“大余燙皮”餐飲店突破10家,發放餐飲消費券超50萬元。
5.新型消費培育行動
發展電商直播經濟,開展“網上年貨節”“數商興農”等活動,扶持假發、洗衣機罩等特色電商產品,力爭2025年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
支持會展經濟,組織企業參加綠色食品博覽會、贛南臍橙博覽會,結合重大賽事舉辦特色產品展銷會。
6.農村消費促進行動
實施“一鄉一品土特產推廣月”,每月開展特色活動(如1月臘味大集、3月春筍節、11月臍橙節),推動農特產品“出村進城入灣”。
完善鄉村旅游設施,打造文旅名鎮和重點村,通過“黃元米果節”“黃酒文化節”等活動吸引游客,帶動村民增收。
7.消費環境優化行動
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價格欺詐、制假售假等行為,暢通12315投訴渠道,全年開展工業產品抽檢不少于200批次。
規范消費券發放管理,防范倒賣套現行為,保障政策紅利精準落地。
六、附則
《方案》由縣商務局牽頭組織實施,各責任單位按職責分工細化配套措施;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保障活動開展,加強資金監管;通過微信、廣播等渠道加強政策宣傳,營造“全民參與、共促消費”的濃厚氛圍。本方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政策解讀機關:縣商務局
政策解讀人:劉清華
政策咨詢電話:0797?8732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