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黨建融合發展,夯實理論武裝
一是深化理論學習,提升政治站位。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提升黨員的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確保黨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推進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立足各村實際情況,分析研判優勢與劣勢,推進產業發展。積極探索新的產業發展模式,引進優質項目,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三是加強村書記后備力量培育。重視村書記后備力量的培育工作,通過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加強培訓鍛煉等方式,培養一批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村書記后備人才。
(二)經濟發展與項目推進,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一是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將繼續加大項目爭取力度,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和幫助。重點推進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道路硬化、水利設施改造等,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二是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三是加強招商引資工作,推動經濟發展。繼續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進優質企業和項目。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企業和投資者來浮江鄉投資興業。
(三)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深耕發展之路
致力于縮小收入差距,拓寬增收渠道,增加脫貧群眾收入視為核心動力。通過優化幫扶政策,強化產業與就業支撐,為脫貧人口鋪設穩定增收、逐步致富的快車道。緊密關注脫貧人口收入動態,積極探索并建立可持續健康增長機制,以發展類補貼和建設類項目為激勵,倡導“多勞多得”,充分點燃脫貧群眾的內生發展熱情。確保脫貧群眾收入增速“雙超”目標實現,且不低于2024年增速,讓脫貧之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堅實。
(四)社會治理與法治建設,構建和諧社會
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加強預警監測和源頭治理。同時,加強綜治、司法、公安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確保矛盾糾紛得到及時有效的化解。推進法治建設,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同時,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和管理,確保執法公正、文明、規范。
(五)民生改善與社會事業,共享發展成果
聚焦民生改善與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提升教育質量、完善醫療體系、強化社會保障,確保居民病有所醫、學有所教、老有所養。同時,將大力促進就業創業,增加居民收入,提升生活品質。此外,還將豐富文化生活,加強公共設施建設,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提升幸福感與滿意度。以實際行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