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的最后一年,要深入貫徹縣委加快建設“五個基地”、實現“六個主要目標”工作部署,錨定“1345”工作思路,進一步解放思想、實干擔當、銳意進取、迎難而上,重點做好以下四項工作。
(一)以“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政治定力,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一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持續鞏固拓展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深入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項目化整治”行動,引導教育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二是抓實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繼續實施駐村工作分片管理,堅持一線鍛煉、培養干部,推動干部勤奮工作、放手干事、銳意進取、積極作為。
(二)以“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政治站位,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過渡期收官之年各項工作,強化防返貧監測幫扶,推進“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動態清零,重點落實好產業、就業等開發式幫扶措施,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二是培育壯大農業產業。穩定制種大戶和制種面積的同時,重點推進“大托管”服務,把村集體與農戶從種田中解放出來。實施好葉墩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積極培育、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健全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推進油茶低改擴面工程,引進深加工企業。完成大合蔬菜基地大棚換膜,提升葉墩蔬菜基地的種植水平。三是縱深推進農村改革。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強村帶弱村、聯村抱團發展戰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持續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鄉村治理改革。完成東潤混凝土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以點帶面,破解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用地難題。以大余第二中學周邊突出問題整治為突破口,鐵手腕打擊違章建筑和違法用地,護航新區建設。
(三)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拼搏精神,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一是高效率推進項目建設。推進圩鎮農貿市場如期搬遷、黃龍游泳館如期開業,繼續實施好鎮衛生院綜合大樓、鎮敬老院綜合大樓等民生項目,補齊民生領域基礎設施短板,不斷彰顯黃龍溫度與黃龍速度。建設好葉墩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引進經營主體,延伸農業產業鏈后端。二是高品質建設“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堅持招商和運營前置,加強調度,強化聯農帶農,力爭在大龍村高排組再造一條丫山“農商街”。以項目引領黃龍花卉苗木園業態全面復蘇,力爭成為新的打卡點。三是高質量爭取資金項目。做好2025年銜接資金項目申報和建設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精準摸排項目需求,啟動2025年度民生類、產業類、基礎設施類項目的儲備。
(四)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一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宣傳動員力度,全面完成2024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2025年醫療保險參保任務。聚焦農村低收入群體,關心關愛“一老一小”,嚴格落實特困供養、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二是加強社會綜合治理。深入學習踐行“楓橋經驗”“尋烏經驗”“浦江經驗”,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創建品牌調解室,抓好反詐、法治、禁毒、反邪教等工作。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作用,積極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三是守住守牢安全底線。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抓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工作,重點開展畜禽養殖污染專項整治行動。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加強“九小”場所和零星類電氣焊作業管理,常態化做好地質災害、森林防火、防溺水、消防、燃氣、交通、旅游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強化應急處突人員物資保障,提高全鎮應急管理和搶險救災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