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2025,年我鎮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勠力同心、忠誠履職,篤行實干、勇毅前行,奮力書寫池江高質量跨越發展新篇章。
一是多元發力、常抓不懈,全心全意固成果促振興。嚴格落實五年過渡期和“四個不摘”要求,做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從家庭人均純收入、“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水、重病重殘、低保特困、因災因意外、就業務工等10個方面細化量化具體指標,探索總結監測對象可量化的納入標準,實現一把尺子量到底。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扎實穩步推進糧食生產工作,提前謀劃布局2025糧食生產,大力開展土地整治,推進團結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引導聯絡種糧大戶,促進糧食生產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持續做好“土特產”文章,發展壯大優質稻漁、稻蝦、稻螺等綜合種養,提高農作物的附加值。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立足于本地資源優勢,在江西大余麻鴨科技小院、楊梅村的麻鴨孵化中心、高林村的麻鴨養殖基地發展現代麻鴨養殖業,輻射帶動全鎮麻鴨產業發展,逐步吸引各村投資入股,切實增加村集體收入。培育壯大假發產業集群,加快建設新江假發產業標準廠房,吸引假發企業進駐,進一步拓寬村集體增收渠道。力爭2025年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00萬元以上村達到2個以上,50萬元—100萬元的村達到5個以上,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在數量和質量上邁上新臺階。
二是防微杜漸、齊抓共管,全心全意防風險守底線。做實做優民生實事工程,穩步提升社會事業發展質效,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楓橋經驗”和“六尺巷工作法”,重視矛盾風險排查,力求將矛盾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加強基層治理創新,深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好用好糾紛化解機制,全力做好轄區信訪及涉穩問題的管控和處置,建成糾紛有調解、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治理體系。圍繞新時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用好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政協“贛事好商量”、“時間超市”三大平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廣大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積極性,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
三是以民為本、實干爭先,全心全意辦實事增福祉。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抓好實施各類保障。全面落實好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醫療救助、殘疾人護理補貼、高齡補貼、計生特殊家庭補貼等政策,有序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征收工作,力爭參保率達兩個100%。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關注力度,全力保障基本生活,提升服務水平,繼續加強社會救助工作。加強與對口幫扶單位江西農業大學的對接合作,依托其豐富的師資力量持續開設一批精品課程,培養一批農村技能人才,為人才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四是持之以恒、一以貫之,全心全意樹新風展形象。把大抓落實作為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以更高的政治站位狠抓工作落實。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創建工作,讓厲行法治成為政府工作的自覺。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末位表態制度,持續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不斷提升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持續壓減“三公”經費,把更多財力用到保民生、補短板、促發展上,用政府的“緊日子”換老百姓的“好日子”。筑牢廉潔自律防線,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恒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持續抓好作風建設,讓廉潔用權、干凈干事、甘于奉獻在池江鎮蔚然成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