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縣工業和信息化局
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由大余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編制。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大余縣政府信息公開網下載。
一、概述
2017年,根據上級要求,我局認真貫徹執行,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設,實施一系列促進工業經濟政務公開的舉措,不斷拓展工業方面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豐富公開的形式,政府信息公開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為進一步規范政務公開工作,我局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涉及政府信息發布協調、保密審查和依申請公開等多項制度。一是及時調整健全局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成立由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領導及經濟信息中心主任任副組長,局機關各股室負責人為小組成員的縣工信局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并指定專職人員負責政府信息上傳及信息采集等具體工作,負責公開信息平臺的管理,公開項目信息的提供,公開信息形式的選擇等。二是完善信息發布審核流程,促進了我局信息公開工作的規范運行。三是安排專人對相關信息定時瀏覽,對需要回復的意見、建議按照流程及時上報并認真回復。
(二)強化制度建設,夯實工作基礎
按照“統一協調、分工負責”的原則,我局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審核制度、主動公開制度、依申請公開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以辦公室為政府信息公開辦事機構,各科室各司其職配合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機制。由辦公室負責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督查,各股室及下屬事業單位負責提供相關的信息保障,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序運轉。積極配合做好縣重大產業項目和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及時參加招商引資項目的會商會審活動,竭力為重點工業項目提供全程跟蹤服務,建立重點工程建設進度匯報制度,優化企業發展環境,轉變機關效能作風建設,打造服務型政府機關,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三)創新形式,多種渠道發布政府信息
一年來,縣工信局根據縣政府關于推進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采取靈活多樣、群眾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公開。一是強化與電視臺、報社等新聞媒體的溝通與合作,共同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二是通過政府門戶網站主動公開的各類宜于公開的政府信息。三是確定辦公室為政府信息公開的申請受理與查閱場所,通過資料索取窗口、信息公告欄等設施,進一步豐富完善我局政府信息公開渠道,以利于人民群眾及時完整地獲取屬于正常公開范圍的各類政府信息。
二、政務公開工作落實情況
(一)公開行政審批項目
根據大余縣人民政府《關于精簡和調整一批行政權力項目等事項的決定》(余府發〔2016〕8號、余府發〔2017〕12號)文件,工信局保留了5項行政審批事項,分別是企業投資(技改)項目核準、權限內外商投資工業和信息化(技改)項目核準,企業投資(技改)項目備案,全縣稀土、鎢、氟鹽化工項目建設初審意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清潔生產審核評估(工信部確定的14個重點行業除外)。到目前為止,這五項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列入江西省統一事項梳理子系統中。保留的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全部納入網上審批系統和全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
(二)完善政務服務網建設
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西政務服務網建設方案>的通知》(贛府廳字[2015]74號)、《江西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強推進全省網上并聯審批系統建設工作的通知》(贛發改投資[2015]597號)和《贛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政務服務網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贛市府辦字[2015]93號)文件精神,江西政務服務網大余縣分廳是在大余縣電子政務平臺基礎上,采用全省統一的頁面風格、統一的欄目內容、統一的分類方式升級改造,于2015年12月初完成建設任務并上線試運行。政務服務網分廳包括“個人辦事”、“法人辦事”、“行政審批”、“便民服務”、“陽光政務”等五大類。根據全省政務服務網域名制定規則,江西政務服務網大余縣分廳域名是:gzdy.jxzwfww.gov.cn。網上審批系統是江西政務服務網大余縣分廳事項辦理后臺處理系統,該系統是依托政務外網運行,由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負責建設和運行維護。系統的升級改造是在原有浪潮軟件公司開發的網上審批系統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系統改造已經初步完成,部署在市政務云平臺并上線試運行。
(三)按要求整合政府網站,強化平臺建設管理
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統一安排,對我縣政府網站進行了整合,按上級要求,將原有的各鄉鎮的網站、大余教育網、縣公安局、縣國土局、縣礦管局、行政審批網等部門網站實施了關停,將原網站內容遷移至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在不影響政府信息公開的同時,實現政府網站集約化管理。公安部門對政府網站進行了等級保護測評,省市監管部門不定期對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情況進行抽查,并將存在問題的網頁情況反饋,縣經濟信息中心根據情況反饋進行了及時的整改。同時,做好 “信用中國”和“信用江西”網站的連接工作,在大余縣政府網站首頁右下角,將“信用中國”和“信用江西”網站鏈接列入“友情鏈接”欄中。
(四)做好信息公開,保障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政務信息公開平臺是我縣電子政務建設的一項重點項目,是黨、政、人大、政協、鄉鎮和各縣直部門對外發布各類信息的平臺。為做好我縣信息公開工作,年初,以政府辦名義下發了《大余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下達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開目標任務的通知》(余府辦[2017]4號),對今年信息公開工作任務進行了統一的部署,將信息公開任務分解到各個單位。每月5日發布《政府信息公開月報》,通報各鄉鎮、單位和部門信息公開的全年上傳情況和當月上傳情況。縣政府網站上公開了一系列政務信息。全面公開了縣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方便公眾獲取和監督,并按要求公開了清理規范后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發布政府投資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定期公開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實施情況;發布公共資源交易信息,依法公開交易公告、成交信息以及有關變更信息等,實現了公共資源配置全流程公開和信息資源共享;每月公開就業供求信息,為縣內用工企業發布招工信息;配合縣財政局做好預決算公開。
三、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截止2017年12月,縣工信局主動公開信息共計480條。政務動態416條;公告公示64條。
四、回應解讀辦理情況
2017年度,無涉及縣工信局的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
五、依申請公開信息辦理情況
2017年收到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為0。
六、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
2017年度,縣工信局無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七、舉報投訴辦理情況
2017年度縣工信局沒有收到舉報投訴的情況。
八、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我局對申請人申請相關政府信息均是免費提供。
九、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1.存在問題
縣工信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開展以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工作人員對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工作力度還需加強;二是部分時效性信息公開不夠及時;三是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還需規范;四是信息上報數量仍偏少。
2.改進措施
一是進一步結合工業工作實際,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力度,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效開展。二是加大對信息公開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政務公開工作長效機制,通過規范和完善,扎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三是進一步梳理、規范信息公開內容,圍繞工業工作重點,加大公開力度,全面、規范做好政府信息公開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努力開創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新局面。四是進一步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考核與管理,鼓勵干部職工結合自身工作職責,在撰寫上傳更多的信息的同時,切實提高信息質量,進而提升我局的信息公開水平。
附件: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2017年度)
大余縣工業和信息化局
2018年2月11日
| 大余縣工業和信息化局辦公室 2018年2月11日印發 |
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2017年度)
填報單位(蓋章):大余縣工業和信息化局
| 統 計 指 標 |
單位 |
統計數 |
| 一、主動公開情況 |
||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480 |
|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 |
條 |
|
|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 |
件 |
|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
|
|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480 |
|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 二、回應解讀情況 |
—— |
|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 |
次 |
|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 |
|
|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
次 |
|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
次 |
|
|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
|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
篇 |
|
|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
次 |
|
|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
次 |
|
|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
—— |
|
| (一)收到申請數 |
件 |
|
| 1.當面申請數 |
件 |
|
| 2.傳真申請數 |
件 |
|
| 3.網絡申請數 |
件 |
|
| 4.信函申請數 |
件 |
|
| (二)申請辦結數 |
件 |
|
| 1.按時辦結數 |
件 |
|
| 2.延期辦結數 |
件 |
|
| (三)申請答復數 |
件 |
|
| 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
件 |
|
| 2.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
|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件 |
|
|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
|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
件 |
|
| 涉及商業秘密 |
件 |
|
| 涉及個人隱私 |
件 |
|
|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
件 |
|
|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
| 5.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
件 |
|
|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
件 |
|
|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
件 |
|
|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
件 |
|
| 四、行政復議數量 |
件 |
|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
件 |
|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
| 五、行政訴訟數量 |
件 |
|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
件 |
|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
| 六、舉報投訴數量 |
件 |
|
| 七、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
萬元 |
|
| 八、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
|
|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
個 |
|
| (二)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
個 |
|
| (三)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
人 |
|
|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數) |
人 |
|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
|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于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
萬元 |
|
|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 |
|
|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
次 |
|
|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
次 |
|
|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
人次 |
|
單位負責人:董書東 審核人:吳少華 填報人:彭克立
聯系電話:8722038 填報日期:2018年2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