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國林科院木工所舉辦“木材科技與學術交流”主題學術報告會。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劍橋大學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SallyChurch和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徐斌分別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SallyChurch發表了題為“QuestionsonWoodforShipbuildingintheMingDynasty”(《關于明代造船用材的探討》)的學術報告。她結合大量歷史文獻與數據資料,系統梳理了中國明代造船所用木材的樹種分類、選材標準及使用規模,深入探討了大規模造船對當時森林資源的可能影響。她提出將進一步加強對15世紀中國森林分布、木材利用史的研究,為當代林業資源發展與可持續利用提供歷史參考。報告兼具歷史深度與現實意義,讓參會者對明代造船的歷史背景、科技水平和資源影響有了進一步認識。
徐斌作了題為《明北京宮殿營建時間新考》的學術報告,重點介紹了《明實錄》等歷史文獻中關于明永樂年間的漕運數據,輔以官員任職、工匠派遣和工程進展等資料信息,推斷明北京宮殿的實際營造時間為永樂十三年(1415年)至十八年(1420年);進而劃分5個主要階段,還原其歷史面貌,提出了元大內、燕王府、西宮、明北京宮殿實為基于原址的利用、重建或擴建。報告通過扎實的史料分析與嚴謹的論證,讓與會者對明北京宮殿的營建歷程與歷史價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報告會后,兩位專家參觀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木材標本資源庫,了解了館藏木材標本資源的發展背景、采集保存與科學價值,對資源庫的保藏規模、管理體系、國際合作和科研支撐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
本次學術活動得到中國林科院國際合作重點項目“木材標本資源信息深度挖掘與創新利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