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的莫斯科天氣逐漸轉涼,在莫斯科動物園里,大熊貓“丁丁”正悠然地吃著竹子,不時活潑地登高爬低,或是趴著休憩,舉手投足間的可愛模樣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欣賞。
10月27日是國際熊貓日。在莫斯科動物園里生活著大熊貓“一家三口”,雌性大熊貓“丁丁”和雄性大熊貓“如意”分別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四川臥龍神樹坪基地和四川雅安碧峰峽基地,它們于2019年4月抵達莫斯科,開啟為期15年的旅居生活。2023年8月,它們的女兒“喀秋莎”出生,“喀秋莎”是首只在俄羅斯出生的大熊貓。
亞歷山大·維爾瓦利德是莫斯科動物園中國動物部的首席動物管理員。據他介紹,“丁丁”一家三口是園內最受歡迎的明星,不少俄羅斯人為了看大熊貓專程來到莫斯科。即使是工作日碰上陰雨天,仍有絡繹不絕的游客。在和它們朝夕相處的“奶爸”維爾瓦利德眼中,大熊貓“一家三口”各有魅力。
“'如意’是英勇的男子漢。”維爾瓦利德還記得它剛到動物園就大膽探索,敏捷地上樹又調皮地折斷樹枝,玩得不亦樂乎。“丁丁”則行事謹慎,在有了“喀秋莎”后,它成了溫柔耐心的媽媽,教“喀秋莎”各項技能。“我是看著'喀秋莎’出生的,這樣的經歷終生難忘。”維爾瓦利德說。
為了讓大熊貓能在莫斯科動物園幸福地生活,園區模擬野外環境在室內外都搭建了攀爬原木架。場館里的加濕裝置為大熊貓在夏日提供清涼,冬天降雪天氣,室外場地便成了冰雪樂園。
維爾瓦利德說,大熊貓特別喜歡雪,有時它們玩得開心甚至不愿意回到室內。“丁丁”喜歡在雪地里打滾,“如意”則對我們為它們堆的雪人最感興趣。去年冬天“喀秋莎”第一次見到雪,剛開始還有些警惕,在“丁丁”的指導下,它很快就學會了玩雪,結冰后的滑梯是它的最愛。
等氣溫降至零下二十攝氏度時,大熊貓們便會減少戶外活動,在溫暖的室內生活。據維爾瓦利德介紹,“丁丁”每天要進食25到30公斤竹子,冬天大熊貓的食量更大。為豐富大熊貓的飲食,動物園還為它們準備了竹筍、蘋果、胡蘿卜,以及用玉米、大豆與大米等食材做的蛋糕。
除了在大熊貓生日時為它們慶生,以及在春節期間組織慶祝活動,莫斯科動物園還舉辦“熊貓周”等活動。
多年來,莫斯科動物園與中國多家野生動物保護機構一直在深化合作。維爾瓦利德說,每個月都會和中國同事交流大熊貓的生活情況,他們會閱讀報告,也會提供建議。“無論是大熊貓到來之前的培訓,還是'喀秋莎’誕生時的專業指導,中國的專家和同事們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我們非常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