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作為“地球之腎”,蘊藏著萬物生長的奧秘,也牽系著區域生態安全與民生福祉。碧波翠色間,安全生產是必須堅守的生命線與責任堤壩。近年來,全國各地濕地公園在筑牢安全防線、守護綠水青山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積累了豐富經驗,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理念深植于濕地保護的每一寸肌理,繪就一幅安全與生機交融的濕地畫卷。
精織旅游安全網絡
構建全方位防護體系
如何讓公眾在安全的前提下,盡情享受濕地的詩意與美好,成為一項重要課題。精織細密,做好旅游安全工作,方能系好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安全帶。
春來百花爭艷,夏日櫓聲欸乃,秋冬時節候鳥翩躚……這是江蘇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四季美景的真實體現。多年來,園區始終將水上安全作為重點工作來抓。針對溺水、游船事故等主要風險點,園區構建了全方位防護體系:所有游船嚴格執行定期維護檢修制度,實行“一船一安全員”全程護航;碼頭醒目處設置安全須知標識,棧道、觀景臺等臨水區域均配備標準化防護欄并建立定期巡檢機制。
近年來,通過持續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公園實現了水上亡人安全事故“零發生”的目標。
“安全是生態旅游的生命線,更是踐行生態文明的首要底線?!鄙臣忆何幕顿Y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邱蘋的話語擲地有聲。為筑牢旅游安全防線,江蘇常熟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構建了“人防+技防+物防”三維體系:專業安保隊伍日夜巡護,智能監控網絡全域覆蓋,沿湖步道、觀景平臺等關鍵點位規范設置警示標識與應急救援設備。“我們正在謀劃智能安防系統升級,未來還計劃新增無人機巡查、高位全景監控等設備,構建'天空地’一體化智能安防系統,進一步提升園區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邱蘋說。
夯實長效制度根基
為濕地安全保駕護航
安全生產,制度為先。安全生產的持久效力最終都依賴于堅實的長效制度。
湖北遠安沮河國家濕地公園以林長制為引領,建立“林長定期巡查+現場督辦”機制。與此同時,濕地公園還與政府部門分級壓實責任,鄉鎮人民政府履行屬地管理責任,開展安全宣傳、隱患初查及應急聯動,濕地公園管理處履行行業管理責任,統籌推進安全設施建設、專業巡護及隱患整治,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扎實守護濕地生態安全。
云南撈漁河國家濕地公園則注重實戰演練與宣傳引導并重,每季度組織開展涵蓋消防、防洪、反恐等主題的常態化應急演練,同步推進“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濕地公園結合自身實際,在游客中心滾動播放安全教育片,系統開展隱患排查、模擬演練與科普宣傳,多種形式的宣傳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構筑起群防群治的安全堤壩。
安全生產工作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站在新的發展階段,作為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重要形式的國家濕地公園,要以更加敬畏之心守護這里的碧水藍天,積極防范各類風險隱患,筑牢安全屏障。唯有如此,方能不負這片綠色的饋贈,讓濕地的生機與活力,在安全生產的軌道上綿延永續,真正成為惠澤子孫的寶貴財富。(王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