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一系列重大部署擘畫藍圖、指引方向。各地民政部門黨員干部表示,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立足民政部門職責定位,以歷史主動精神克難關、戰風險、迎挑戰,集中力量辦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事,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貢獻民政力量。
堅持以黨的領導引領民政工作政治方向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海南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副廳長曾鋒表示,全省民政系統將圍繞建設“三區一中心”的戰略定位和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大使命,以強烈的政治擔當和務實作風,切實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為自貿港在更高水平開放環境下行穩致遠奠定堅實穩固的社會根基。
“要全面貫徹落實全會各項部署要求,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于民政事業改革發展全過程。”西藏自治區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軍林表示,要深入推進政治機關和效能機關建設,持續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緊緊圍繞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高質量編制“十五五”時期全區民政事業發展規劃,持續改進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為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貢獻更多民政智慧和力量。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進一步做好民政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天津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峰表示,作為民政工作者,我們責任在肩。天津民政系統將以“強基礎、上位次、更精準、更暖心”和“開門干民政、人人當專家”的“二十二字”目標方法為工作路徑,將制度優勢轉化為現實層面的治理效能和民生福祉,讓全會精神在天津民政領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政廳黨組書記、副廳長劉新利表示,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根本遵循,積極為新疆各族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以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助推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暢通社會流動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殯葬工作關系千家萬戶,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環。”四川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副處長安亮表示,自2019年以來,四川省堅定推動殯葬行業回歸公益屬性,通過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優化惠民殯葬補貼資金申領程序、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等,著力滿足群眾“逝有所安”需求。
“社會救助是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重要舉措。”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民政局慈善和社會救助科科長韓成表示,在新時期的社會救助工作中,不僅要解決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還要助力其提升自我發展能力,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切實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學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刻體會到‘堅持人民至上’是做好民政工作必須堅持的根本立場。”江蘇省徐州市救助管理站黨支部書記、站長王春風表示,要以做優救助管理區域中心試點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救助服務的響應速度、覆蓋廣度與保障溫度,努力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困難群眾。
云南省昆明市兒童福利院黨總支書記、院長翟孟華表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要以切實保障好兒童權益、不斷提高兒童生活品質為目標,勇于擔當,主動克服困難,在積極推進精準化管理、提高精細化服務水平上再下硬功夫,不斷促進兒童福利機構高質量發展。
發展民政領域新質生產力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圳因地制宜發展智慧養老產業,正是踐行這一要求的生動體現。”深圳市民政局老齡工作處四級調研員李海豹表示,深圳民政通過創新“黨建+”智慧養老新模式,引入人工智能、康養機器人等前沿技術,打造國際化交流平臺等舉措,不斷激發銀發經濟新動能,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協調統一。未來,深圳將繼續依托科技優勢,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智慧養老產業向更高質量邁進,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老年人。
“福州民政深刻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義,在發展銀發經濟上精準發力。”福建省福州市民政局老齡工作處處長林燕芽表示,福州民政積極培育智慧養老新業態,推動“互聯網+養老”服務模式深入家庭、社區;著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服務體系,將發展銀發經濟與補齊民生短板緊密結合,持續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需求,為福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的“銀發動力”。
“發展銀發經濟,特別是壯大老年用品產業,是增進老年人福祉、培育新增長點的重要抓手。”吉林省四平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杜紹輝表示,結合東北振興實際,四平市立足現有工業基礎,謀劃建設銀發經濟產業園區,大力培育引進適老化產品生產和研發企業,打造區域特色品牌,走出一條“產業興市”與“幸福養老”相互促進、協同并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我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重慶市第一社會福利院黨總支書記、院長田方利表示,將立足養老服務實際,大力推進“智慧養老”,運用科技手段提升照護質量與服務效率,讓休養老人共享發展成果。
持之以恒抓好民政領域安全管理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戰略部署,我們必須牢固樹立‘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的底線思維,將統籌發展和安全貫穿始終。”江西省南昌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戴閩表示,民政工作直面群眾、直達基層,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和服務機構的復雜性,決定了任何風險都直接關乎群眾安危與社會穩定。南昌民政將通過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民生保障,以民政領域的新安全格局服務新發展大局。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為我們奮進新征程謀篇布局、舉旗定向。”湖南省長沙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劉亮表示,長沙民政將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聚焦民政主責主業,持續推進“管理、建設、業務、服務”全面標準化,不斷提升民政服務機構“本質安全”水平,切實守護好“一老一小一困”生命健康,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養老機構發展步伐加快了,新的安全格局必須同步跟進。”安徽省滁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光華表示,滁州民政通過投入專項資金購買第三方服務對養老機構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常態化開展員工安全管理知識培訓、逐步配置智能化設備、制定防災演習方案并定期開展演習等措施,落實“一崗雙責”,確保“安全生產有人管”。只有安全保障做實了,老人舒心,家屬放心,新發展格局才能真正穩得住、走得遠。
“民政工作連著千家萬戶,統籌發展和安全是守護民生福祉的重要保證。”湖北省宜昌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楊青山表示,安全生產是民政工作的生命線,從福利院到救助站,從婚姻登記處到殯葬服務機構,宜昌民政堅持常態化巡查與專項督查相結合,織密安全防護網,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防范化解風險隱患。下一步,將切實筑牢民生領域安全屏障,以新安全格局護航民政事業新發展。
來源:中國民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