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全國首單崩崗治理新增耕地指標交易在江西省南昌市成功簽約。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人民政府與南康區人民政府成功交易上猶縣通過崩崗治理新增的21.56畝耕地指標,交易金額344.96萬元,所得資金主要用于當地水土流失治理。此次交易標志著崩崗治理新增耕地納入耕地占補平衡交易實現了零的突破,是江西省生態治理與耕地保護協同發展的重大突破。
據悉,本次交易的耕地指標源自上猶縣油石鄉清溪村崩崗治理項目。當地通過邊坡整治、土壤改良等系統治理措施,通過“山、水、林、田、路”統一規劃,治理崩崗14座,綜合治理面積87.15畝,核定新增耕地指標41.556畝,其中崩崗治理形成耕地指標21.56畝用于本次交易。
近年來,江西省持續加大崩崗侵蝕綜合治理力度,全省崩崗數量從2005年的48058座減少至2022年的17049座,編制《江西省崩崗治理規劃(2022—2030年)》,系統推進全省崩崗治理工作。此次將崩崗侵蝕劣地轉化為有效耕地,探索出了我國南方崩崗侵蝕地區“治荒增地、以地生金”的新路徑,展現了水利部門與自然資源部門協同推進,省、市、縣三級聯動的重大成效,為糧食主產區耕地占補平衡與生態修復融合提供了可復制的“江西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