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記者從省司法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全省狠抓社區矯正組織運行、執法監管及支撐保障體系建設,創新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社區矯正工作模式,不斷提升工作質效。五年來,全省累計幫助8.7萬余名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解除矯正回歸社會。
自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以來,全省積極健全體制機制,建立高效的組織運行體系。各級社區矯正委員會聚焦執法銜接、社會力量參與等領域,已形成12項制度成果和3項創新成果。省市縣三級均成立獨立執法主體資格的社區矯正機構,五年來辦理調查評估案件7萬余件,審批執法事項35萬余件次,工作效率和規范化水平大幅提升。
圍繞動態精準管理,制定了《江西省社區矯正工作實施細則》,逐步形成“1+N”制度體系,實施“分類管理、個別化矯正”。通過心理疏導和行為矯正,常態化開展法治教育、道德引導和職業技能培訓,形成了“2+5+N”教育矯正模式,幫助社區矯正對象實現家門口就業。目前,全省已建立就業幫扶基地362個,開展各類技能培訓3.6萬人次。
同時,全省率先開展省級“智慧社區矯正中心”建設,構建了覆蓋省市縣鄉四級的執法監管系統,并與民政、醫保等15個部門打通數據共享通道,推動智能化管理全面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