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倆“熊孩子”玩游戲充值,警方暖心追回!
移動支付的普及
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
但也給家長們帶來一些煩惱
有些“熊孩子”沉迷手機游戲
稍不留神就在游戲里肆意充值
這不,最近
大余縣公安局連續接到2起
“熊孩子”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
使用家長手機
進行游戲充值的求助
01
近日
左拔鎮村民盧女士
匆忙來到左拔派出所求助
稱其12歲的兒子
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
用手機在某短視頻平臺
累計充值了3000余元
打賞給了游戲主播
這些錢都是自己辛苦所得
盧女士心急如焚
得知此情況
民警第一時間詢問
其兒子充值打賞過程等
并與該短視頻平臺客服取得聯系
開展未成年人游戲充值
申訴退款工作
經過不懈努力
平臺最終審核通過退款申請
十日后便將3000余元
全額退還至盧女士賬戶
成功幫其挽回損失
02
無獨有偶
新城派出所
接到群眾黃女士求助
稱其年幼的兒子
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
多次用手機在某游戲平臺充值
用于購買游戲道具
共計1800元
此前
黃女士自行聯系了
該游戲平臺
協商退款事項
然而面對復雜的退款流程
黃女士感到難以推進
決定報警求助
得知情況后
民警一邊安撫黃女士情緒
一邊積極聯系游戲平臺客服
開展未成年人游戲充值
申訴退款工作
經過連續多日跟進
平臺最終通過退款申請
將1800元全額退還
警方提醒
孩子巨額充值網絡游戲怎么辦?
孩子打賞網絡主播的錢
可以要回來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告訴你
這種情況下
可以追回未成年人打賞錢款
接下來
小編帶你一起來
了解一下吧
所以按照上述規定,八周歲以上的孩子為游戲充值的,需要經家長的同意、追認,充值行為才有效。如果是八歲以下孩子為游戲充值的,需要由家長實施,孩子自己充值是無效的,游戲公司也要退款。
未成年人的價值觀
和消費觀尚未成熟
容易沉迷網絡、不理性消費
未成年人缺乏自控能力和分辨能力,極易沉迷網絡游戲或進行不理性消費,家長應加強對未成年的監管和教育引導,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認知和消費觀念。同時,家長要妥善保管好其銀行卡、手機密碼,不能將手機密碼和銀行卡支付密碼泄露給他人,且要經常更新,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