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報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五十條之規定,結合有關統計數據編制。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全文包括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本年度報告的電子版可以從大余縣人民政府網站(南安鎮人民政府)下載。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黨政辦聯系(地址:大余縣南安鎮伯堅大道中段,電話:0797-8718609,郵編:341500)。
一、總體情況
2021年,南安鎮人民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嚴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的通知》(國辦發〔2016〕80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20〕17號)的要求。同時積極對南安鎮政務公開明確目標任務,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及社會群眾關注關切,著力提升政府信息公開質量,推進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不斷增強政府信息公開實效,南安鎮全年通過政府門戶網發布各類信息2039條。
(一)加強組織領導,政務公開工作機制逐步健全完善。
我鎮認真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縣委、縣政府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并將政務公開工作擺上重要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保障經費,鎮門戶網站設立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及時在網站上公布年度報告,為使政務公開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力爭公開面達100%。一是加強和完善領導機制。充實和調整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由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為副組長、黨政辦公室主任為成員的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具體日常工作由黨政辦主要負責。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健全六項制度。我鎮通過建立健全政務公開責任、審議、評議、反饋、審查和監督等六項制度,做好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做到了無涉密事件泄露的發生。
(二)規范建設,提高政務公開質量。
積極推進一般事項公開向重點事項公開、結果公開向全過程公開、自定公開內容向群眾點題公開“三個轉變”,進一步提高政務公開的質量。對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我們主要做到“三個更加”:一是公開的內容更加充實。對政務公開的范圍、政務公開的內容、政務公開的形式、政務公開的制度等作了進一步的明確。二是公開的時間更加及時。針對公開項目的不同情況,確定公開時間,做到常規性工作定期公開和更新,臨時性工作隨時公開,固定性工作長期公開。三是公開重點更加突出。堅持把群眾最關心、最需要了解的“權、錢、人、事”等事項公開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從信息公開、電子政務和便民服務三個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務公開的力度。四是規范政務公開和政務信息公開檔案資料的歸檔和管理。
(三)用好載體,完善政務公開形式。
在進一步堅持和完善政務公開欄這一公開形式的基礎上,認真創新政務公開的新載體、新形式,使政務公開的形式呈現靈活多樣。一是設立投訴信箱、舉報、監督電話等,專門接受群眾投訴舉報。二是有效發揮公示欄、村務等宣傳方法的作用,讓群眾通過不同渠道獲取信息,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
(四)強化監督,確保政務公開落實。
在狠抓內部制約機制的同時,抓好外部監督制約機制的完善,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形成用制度規范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機制。將政務公開工作與黨風廉政建設、行風建設綜合進行檢查、考評,考評結果納入崗位目標責任制。使政務公開工作更加扎實、有序開展。
(五)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辦理情況。
2021年度我鎮沒有接到群眾主動要求公開政府信息的申請。目前尚無發現應主動公開政府信息而未予公開的情況。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
規 章 |
0 |
0 |
0 |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0 |
0 |
0 |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
行政許可 |
0 |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
行政處罰 |
0 |
||
|
行政強制 |
0 |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0 |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合計 |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
|
|
|
|
|
0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
|
|
|
|
|
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
|
|
|
0 |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記這一情形,不記其他情形) |
|
|
|
|
0 |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
|
|
|
0 |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
|
|
|
0 |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
|
|
|
0 |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
|
|
|
0 |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
|
|
|
0 |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
|
|
|
0 |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
|
|
|
0 |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
|
|
|
0 |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
|
|
|
0 |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
|
|
|
0 |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
|
|
|
0 |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投訴舉報類申請 |
|
|
|
|
0 |
|
|
2.重復申請 |
|
|
|
|
0 |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
|
|
|
0 |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
|
|
|
0 |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
|
|
|
0 |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
|
|
|
0 |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
|
|
|
0 |
||
|
其他 |
|
|
|
|
0 |
||
|
|
(七)總計 |
|
|
|
|
0 |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
|
|
|
0 |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
結果維護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
結果維護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護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主要問題
2021年,我鎮政務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離縣委、縣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一是政府信息公開的廣度深度不夠,方式方法簡單,公開渠道不寬,與群眾的期盼還有一定差距;二是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社會知曉度還不高;三是宣傳手段還不夠豐富。
(二)改進措施
一是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化、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工作,嚴格按照工作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確保組織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
二是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在保證網絡公開為主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推介力度,提高公眾對政務信息公開的知曉率和參與度,擴大信息覆蓋面。
三是規范程序,嚴格發布。嚴格規范信息的收集、編制、審查、發布、監管等各環節程序,明確有關信息發布的職責分工,加強監督管理,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避免互相推諉、遺漏信息等情況的發生。
四是加大培訓,提升質量。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使干部職工在思想上充分重視信息公開,提高信息報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信息質量。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
南安鎮人民政府
2021年1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