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大余縣聚焦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以“友好城市”建設為抓手,通過“政府主導、企業協同、社會參與”三維聯動,構建全鏈條、立體化友好服務體系,推動新就業群體從城市服務的“擺渡人”深度融入城市發展成為“合伙人”。
合力織密組織體系“一張網”。構建“縣委統籌-部門協同-屬地配合”三級聯動機制,將加強新就業群體關愛凝聚工作納入縣委“書記領航”項目,縣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審議印發《關于加強全縣新就業群體關愛凝聚工作實施方案》,細化組織建設、關愛服務、能力提升等14項具體舉措,為工作開展劃定“路線圖”。建立“虔新服務直通車”新興領域利益訴求反映協調機制,由縣委社會工作部牽頭,聯動網信、交通、商務、市場監管、屬地社區等12個部門協同議事,協調推進“驛站建設選址、老舊小區標識牌更新”等群體訴求23件,實現訴求收集、分級辦理、閉環反饋全流程貫通。開展“如我送外賣”換位體驗活動,召開新就業群體問需座談會,靶向解決新就業群體休憩飲水、就業維權等實際問題。
全域構建友好場景“生態圈”。以就近就便使用為原則,在商圈等新就業群體主要聚集地建設“友好街區”,整合黨群服務中心、城市驛站等陣地,鏈接銀行網點營業廳等資源,整合開放“暖心驛站”22個,臨街驛站提供24小時不打烊服務,解決夜班騎手等單無處可去的困境。推動“友好街區”內120余家餐飲、商超、藥店加入“友好商戶”,統一張貼醒目標識,為新就業群體提供臨時休息、免費WiFi、折扣優惠等便利,構建新就業群體5分鐘可及“休息圈”。設立“小哥食堂”,提供錯峰服務及就餐折扣。引導小區物業公司張貼樓棟導覽圖、設置為“小哥專屬車位”22處,建設新就業群體“友好小區”29個。張貼《暖心暖“新”攜手同行——關心關愛新就業群體倡議書》,濃厚友好氛圍,有效推動友好商戶、友好街區、友好社區、友好城市等四級友好場景從“單點突破”向“全域開花”一體化建設。
多方筑牢關愛服務“暖心港”。強化權益保障,推行“1名業務骨干+1名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聯動機制培育新就業群體法律明白人,出臺《關于建立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部門聯動機制的通知》,推動平臺企業為從業者繳納工傷保險。注重情感關懷,推出“黨建+暖心服務”,制定《“大美大余新鋒向前”活動清單》,涵蓋暑期托管、義診義剪、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等關愛凝聚活動80余場次。聚焦技能提升,依托“新鋒課堂”探索“理論教學+實踐實訓”培育形式,開設電商直播等專業技能及消防安全等應急能力提升定制課程16門。從“生存保障”到“情感關懷”,全方位解決新就業群體的“急難愁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