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案例發布,贛州市有3個科技成果轉化案例上榜,分別是:青峰藥業集團“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PA抑制劑類抗流感藥物‘瑪舒拉沙韋片’獲批上市”,中科鴻虔新材料“承接國家科研項目‘柴油車尾氣凈化新材料’成果產業化”,虔東稀土集團“推動‘離子型稀土礦釔元素高效分離技術’中試轉化應用”。這些案例圍繞我市大健康、有色金屬和新材料等主導產業的技術難題實現攻堅突破,是我市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致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的生動寫照。
“十四五”以來,我市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標深圳著力構建“基礎研究 技術攻關 成果產業化 科技金融 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市本級科技專項預算從2021年的2.35億元增長到2025年的3.66億元。
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主體。我市鼓勵以鏈主企業為主體建立重點產業鏈科技創新聯合體,實施科技攻關“揭榜掛帥”,強化成果轉化環節關鍵技術攻關;支持企業建設技術中心,充分發揮其在企業創新體系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中的引導和示范作用,重點在先進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目前,全市共獲評3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8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數量列全省前列。
科技創新平臺作為人才、資金、信息等各類創新要素的匯聚地,是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載體。我市用好25個國家級創新平臺、335個省級創新平臺,推動越來越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贛州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成立后,又在縣級層面布局建立了現代家具、稀土新材料及應用、鎢新材料及應用、電子信息、鋰電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集群成果轉化分中心,立足全市產業發展需求,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全流程開展支撐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