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大余縣以“鄉村建房一件事”等事項為試點事項,著力解決群眾辦事多頭跑的問題,聚焦鄉村建房審批“材料多、環節冗、流轉慢、耗時長”現實難題,探索“鄉村建房一件事”改革,著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數字化應用場景。
今年以來,大余縣結合打造“15分鐘+24小時”縣鄉一體政務服務圈改革,聚焦鄉村建房審批“材料多、環節冗、流轉慢、耗時長”這一民生堵點難點問題,實現村民建房審批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推動“鄉村建房一件事”落地見效。
強化協調聯動。由縣行政審批局牽頭,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縣自然資源局等部門組建“鄉村建房一件事”改革工作專班,共同梳理“鄉村建房一件事”的任務清單、審批流程,研究制定《大余縣“鄉村建房一件事”改革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明確完成時限,并組織召開“鄉村建房一件事”聯席會議,重點調度工作進展情況,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推進集成審批。聚焦解決“材料多、環節冗”難題,將農村居民住宅用地審核、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核發、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首次登記等事項進行梳理和整合,形成統一的標準化操作規程和辦事指南,變“分步審核”為“集成審批”,實現從“申請、審批、驗收、發證”全流程一站式集成審批。
線上線下并行。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數字化服務創新并行,線下辦事“只進一門”、線上辦事“一網通辦”。線下,結合“綜窗人員委派制”,推進“鄉村建房一件事”全流程向基層延伸,由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綜合窗口統一收件、出件。線上,推動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贛政通與宅富寶、農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臺對接,對外依托“贛服通”等平臺進行前端受理,對內依托“贛政通”后端辦理,構建“前店后廠”政務服務工作模式,實現宅基地審批、服務、備案等業務全流程數字化審核審批監管。
建立評估機制。將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尺,健全“鄉村建房一件事”成效評估機制。由縣行政審批局牽頭,依托“好差評”系統、12345熱線等評價渠道,堅持“四個回訪”工作法,發揮群眾、第三方機構、政務服務“7+”專員等作用,對“鄉村建房一件事”改革情況進行季度監測、年底評估,保障改革有序運行、落地落實。
結合“綜窗人員委派制改革”,推動群眾申請農村建房由“多窗、多次”向“一窗、一次”轉變,提交材料同比精簡50%,宅基地審批工作周期縮短15個工作日,通過整合表單、明確標準、優化流程等方式,辦理時間縮短70%以上、申報材料減少50%。截至目前,共辦理“鄉村建房一件事”90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