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風險分析
礦井提升系統主要有豎井提升、斜井提升等。這些提升系統主要擔負人員、礦石、材料等的上下提升運輸工作。提升系統的安全保護裝置一般設有:過卷保護裝置、超速保護裝置和限速保護開關、閘盤偏擺裝置、鋼絲繩滑動檢測裝置、鋼絲繩防滑監測裝置等。
1.1提升系統可能發生的事故種類,主要有:
1.1.1 重物砸在罐籠上,罐籠變形傷人或使人墜落;
1.1.2 豎井鋼絲繩斷繩,罐籠墜落;
1.1.3 卡罐、跑罐、提升機提升過卷等;
1.1.4 因人員錯誤操作或管理不當等,發生的其他豎井提升事故。
1.2 豎井提升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根據豎井提升事故嚴重程度、涉及范圍等,本預案劃分為特別重大豎井提升事故(Ⅰ級)、重大豎井提升事故(Ⅱ級)、較大豎井提升事故(Ⅲ級)和一般豎井提升事故(Ⅳ)四級。
2.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2.1 應急指揮機構
成立豎井提升事故應急救援隊,負責統一領導指揮、協調豎井提升事故預防、應急準備和救援工作。
2.1.1 隊長:行政坑(廠)長
2.1.2 副隊長:生產副坑長、其他坑口領導
2.1.3 成員:各工區、段、隊、職能組長。
2.2 職責
2.2.1應急救援隊:
1、組織制定、完善豎井提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確定應急救援的預警級別和響應級別;
3、負責與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聯系,并報告豎井提升事故及應急救援情況;
4、落實豎井提升預防措施,組織檢查豎井提升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情況;
5、研究解決應急救援裝備、經費等重要問題。
2.2.2 隊長:主持應急救援工作,負責發布啟動本預案命令。
2.2.3 副隊長:協助隊長,并負責現場專業協調指揮的有關工作。
2.2.4 運輸工區、安全組:負責接受豎井提升事故報告,及時向救援隊報告災情;負責提出應急響應建議,參與受災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研究防范、救援措施;負責相關信息收集和豎井提升事故預警預防。
2.2.5 現場救援組:
1、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實施方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2、發布現場救援命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3、及時向上級報告救援進展情況。
4、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安撫工作。
2.2.6 綜合協調組:
1、負責組織研究制定防止豎井提升事故擴大的安全防范措施方案;
2、負責聯絡、綜合協調各專業組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3、負責應急救援信息的傳遞,督促各工作組完成應急救援工作;
4、負責掌握現場搶險救災進度,及時預測事故變化趨勢,研究對策;
5、負責應急救援情況的匯總和聯系,及時向救援隊報告情況,為決策提供依據;
6、承辦現場救援隊交辦的其它工作。
2.2.7 警戒保衛組:
1、負責現場的警戒和治安管理,設立警戒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維持現場秩序;
2、預防和制止現場的不安全因素,維護社會治安,為實施搶險救災方案提供良好環境與保障措施,保障搶險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3、承辦事故現場救援隊交辦的其他工作。
2.2.8 醫療救護組:
1、負責調集安排醫療人員、器材和救護車輛,制定搶救方案,展開搶救工作,將人員傷亡降到最低限度;
2、負責聯系安排救治醫院,組織指揮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保障傷員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3、根據現場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搶救方案,負責及時統計、報告傷亡人數及搶救情況,并做好現場衛生防疫工作;
4、承辦事故現場救援隊交辦的其他工作。
2.2.9 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救援器材和物資的供應,并組織車輛運輸,承辦事故現場救援隊交辦的其他工作。
2.2.10 后勤保障組:負責應急救援的通信、交通、食宿,以及事故的善后處置等后勤保障工作,承辦現場救援隊交辦的其他工作。
2.2.11 善后處置組:負責事故中遇難人員遺體、遺物處理及其親屬安撫接待,依照有關政策做好傷亡人員撫恤、安置等善后處理和醫療救助;負責救援過程中所需的資金;承辦事故現場救援隊交辦的其他工作。
2.2.12 事故調查組:由現場救援隊抽調專門人員組成。負責搜集現場證據,組織事故調查,查明原因、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提出防范措施。
3. 處置程序
3.1 豎井提升事故信息報告程序。
應急救援隊辦公室接到豎井提升事故報告后,立即向應急救援隊副隊長報告,副隊長接到報告后迅速向隊長報告,隊長在第一時間必須根據工傷事故情況,立即啟動坑口豎井提升事故應急救援專項預案,同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報告,最遲不能超過1小時。
3.1.1 事故初報。發生事故后,現場第一發現人員→告知現場與附近其他人員→口頭或電話緊急報告值班調度、井下管理人員→工區、坑口負責人、公司調度。
3.1.2 事故續報。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災情發生變化時、應隨時續報。
3.1.3 事故核報。在應急救援結束后,及時核實災情,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3.2 豎井提升事故信息報告內容。
3.2.1 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3.2.2 事故發生的時間(包括年、月、日、時、分)、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3.2.3 事故的簡要經過;
3.2.4 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
3.2.5 已經采取的措施;
3.2.6 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3.3 危險源監控。
對豎井提升事故的危險源,實施重點監測、監控:
3.3.1 建立完善的豎井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并認真實施;
3.3.2 設立專門機構或者設專人負責豎井安全管理工作;
3.3.3 定期分析設備安全狀況,制定、完善事故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
3.3.4 按期申報定期檢測檢驗,保證豎井設施定期檢測檢驗率達到100%;
3.3.5 豎井設施設備管理、操作人員持證上崗;
3.3.6 堅持安全檢查與隱患整改制度,豎井設施設備隱患整治率達到100%。
3.4 預警行動。
3.4.1 完善豎井提升設備設施安全管理體系為主要構架的設備動態檢測、監管體系,保證預警支持系統的信息傳遞準確、快捷、高效,及早發現事故隱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3.4.2 當發生豎井提升事故時,立即啟動相關應急救援預案,及時制定應對事故的具體實施方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3.5 響應分級
豎井提升事故應急響應,堅持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按照事故等級,分級響應。
3.5.1 發生一般豎井提升事故后,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同時報告公司,組織實施應急救援,盡可能減少災害損失,嚴防發生次生傷害,迅速搶救受傷和受困人員。本預案進入啟動準備狀態。
3.5.2 發生較大以上豎井提升事故,超出坑口應急救援能力,由公司救援隊長決定啟動公司預案,立即組建并派出協調指揮組趕赴現場,協調指揮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3.6 響應程序
3.6.1根據豎井提升事故情況和發展態勢,明確應急指揮、應急行動、資源調配、擴大應急等響應程序。發生以下情況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向本單位調度和現場帶班領導報告,調度接到報告后立即向坑口應急救援隊副隊長報告,情況嚴重時,調度可立即向坑口應急救援隊隊長報告,由隊長決定啟動應急預案。
1、重物砸在罐籠上,罐籠變形傷人或使人墜落;
2、豎井鋼絲繩斷繩、罐籠墜落;
3、卡罐、跑罐、提升機提升過卷等;
4、因人員錯誤操作或管理不當等發生的事故。
3.6.2 本預案啟動后,現場救援隊趕赴事故現場,研究制定具體應急救援實施方案。
1、對事故進行初始評估。趕到現場后,應盡快對事故范圍、擴展趨勢、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情況做出初始評估,并立即報告救援隊辦公室。
2、應急救援隊應全面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分析整理相關資料和信息等,為調整和完善應急救援實施方案和決策,提供基礎資料。
3、應急救援隊應根據現場救援工作的需要,調動有關應急救援力量和裝備,進行現場救援。
4、封鎖事故現場。嚴禁一切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開辟應急救援人員、物資進出的安全通道,維持現場的治安和交通秩序。
5、醫療衛生救護。醫療救護組負責對傷亡人員的緊急醫療救護,并有序地開展傷員現場搶救或者安全轉移,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
4. 處置措施
4.1 機械、電氣故障處置措施:
4.1.1 當提升機因故障停車時,卷揚司機要通過運行顯示儀、故障顯示儀和操作臺儀表數據判斷是電氣故障或是由機械故障引起的保護動作,電氣故障能否通過復位處理,不能處理應立即停車通知維修人員。
4.1.2 維修人員首先應該詢問卷揚司機故障發生時的電機電流、電機電壓、液壓站油壓、可調閘電流以及提升機故障時的速度、深度等問題;其次詢問井下各中段信號工是否有異物掉入井筒等異常情況。
4.1.3 維修人員處理故障,首先判斷是否電氣故障,從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兩方面進行檢查,機械故障應檢查液壓系統和提升首尾繩、罐道。
4.1.4 電氣人員根據故障報表、各動態畫面所反映的情況檢查相關的電子、電氣元件、開關是否正常,安全回路中的相關繼電器是否有損壞,接點是否松動、燒壞、可調閘電流回路、速度給定回路是否正常。
4.1.5 機械人員檢查液壓系統、盤形制動系統工作是否正常,尾繩有無破股、斷絲、彎曲變形損壞現象等相關內容。
4.1.6 根據以上分析如系統故障處理時間小于2小時,維修人員負責搶修,并由信號工通知乘罐人員不要驚慌亂動;如系統故障處理時間大于2小時,維修人員應上報調度室按有關制度解救被困人員。
4.2 罐籠事故處置措施:
4.2.1 卷揚司機首先要根據故障情況做出處理,盡快使其恢復運行。
4.2.2 如卷揚司機無法自行處理,應立即向調度報告,調度及時向領導匯報并組織搶修。
4.2.3 卷揚司機在故障處理完畢后應和信號工聯系,試車后方可運行。
4.2.4 如維修人員無法處理或設備缺少更換備件時,調度員要及時報告礦調度室進行協調。
4.2.5 較短時間可以修復時:
1、安排人員和罐內人員聯系,并告知情況,使其保持穩定;
2、安排人員從人行梯子井間下到罐籠停滯位置和罐內人員聯系;
3、及時了解罐籠內情況,保持罐籠內人員心情穩定和水、食品供應。
4.2.6 設備長時間無法修復時:
制定臨時安全保護措施,安排人員和罐籠內人員聯系,罐籠內人員系好安全帶,從梯子間有序撤離;撤出。
4.2.7 如發生墜罐,則應考慮采取以下措施:
1、如發生墜罐后,信號工應立即發出緊急停罐信號,提升機司機緊急停車;
2、墜罐緊急停車后,乘罐人員不得亂動,罐內未受傷人員應了解傷亡情況,盡快可能通知搶險人員。
3、墜罐造成人員受傷時,應急搶險方案應首先考慮先搶救傷員,盡快使受傷人員返回地面接受醫療救治。
4、墜罐造成人員受傷時,應急搶險方案應考慮如何使受傷人員在返回地面過程中少受影響。
5、如果受傷人員不能直接返回地面,醫護人員應最先到達水平井口對傷員實施醫療救護,并確定傷員返回地面的路線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