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月份當月收支基本情況
6月份,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19589.9萬元,同比增收2150.9萬元,增長12.3%。其中:上劃中央收入5930.6萬元,同比增長39.8%;上劃省級收入1715萬元,同比增長40.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944.3萬元,同比下降0.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項目完成情況是:增值稅完成3710萬元,增長41.2%;企業所得稅完成195.8萬元,增長44.1%;個人所得稅完成95.9萬元,增長4.3%;資源稅完成397.8萬元,增長31.6%;城市維護建設稅完成449.1萬元,增長53.3%;印花稅完成176.7萬元,增長3.6倍;車船稅完成111萬元,增長33.5%;耕地占用稅完成110.7萬元,下降34.4%;契稅完成105.1萬元, 下降63.7%。
6月份,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30972.7 萬元,同比減支718萬元,下降2.3%。
二、1至6月份收支基本情況
1至6月份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97947.6萬元,同比增收1013.4萬元,增長1%。其中:上劃中央收入30522.2萬元,同比減收1156.1萬元,下降3.6%;上劃省級收入7999.8萬元,同比減收734.7萬元,下降8.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9425.5萬元,同比增收2904.2萬元,增長5.1%。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項目完成情況是:
稅收收入完成30028.3萬元,同比減收188.9萬元,下降0.6%。其中:增值稅完成15460.5萬元,下降7.7%;企業所得稅完成3123.9萬元,增長6%;個人所得稅完成922.6萬元,增長49.4%;資源稅完成1725.6萬元,增長10.3%;城市維護建設稅完成1805.1萬元,下降7.8%;房產稅完成2053萬元,增長1.5倍;印花稅完成832.2萬元,下降14.7%;城鎮土地使用稅完成1125.2萬元,下降9.2%;土地增值稅完成248.4萬元,下降63.3%;車船稅完成609.8萬元,增長5.6%;耕地占用稅完成470.5萬元,增長1.8倍;契稅完成1559萬元,下降15.8%;環境保護稅完成22.7萬元,下降8%。
非稅收入完成29397.2萬元,同比增收3093.1萬元,增長11.8%。其中:專項收入完成1388.3萬元,下降31%;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完成1808.5萬元,增長20.4%;罰沒收入完成1868.6萬元,下降75.2%;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完成23368.4萬元,增長54.3%;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完成961.4萬元,增長13.8倍;其他收入完成1.9萬元,增長0.7%。
總收入分部門看:稅務口收入完成68550.4萬元,同比減收2079.7萬元,下降2.9%;財政口完成29397.2萬元,同比增收3093.1萬元,增長11.8%。
1-6月份,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30025.6萬元,同比減支721.7萬元,下降0.6%。主要支出項目為: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612.5萬元,同比增支206.4萬元,增長1.7%。
國防支出1691.5萬元,同比增支1601.6萬元,增長17.8倍,主要是撥付人民醫院整體搬遷項目人防建設款1261.7萬元。
公共安全支出5891.4萬元,同比增支1283.8萬元,增長27.9%。
教育支出25293.7萬元,同比減支1022.7萬元,下降3.9%,主要是去年同期撥付2022年1-12月外購礦產品經營企業獎勵扶持資金1130萬元。
科學技術支出9848.9萬元,同比增支4048.3萬元,增長69.8%,主要是撥付大余縣鎢產業技術孵化基地項目建設款3402萬元,工業發展基金資金2206萬元等。
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1426.7萬元,同比減支276.8萬元,下降16.2%。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054.7萬元,同比減支8964.3萬元,下降30.9%,主要是去年同期撥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財政補助3600.1萬元。
衛生健康支出8232.7萬元,同比減支941萬元,下降10.3%,主要是去年同期撥付疫情防控費用1700萬元。
節能環保支出3871.6萬元,同比增支2808.8萬元,增長2.6倍,主要是撥付贛市財建字[2022]62號大余縣新安河水綜合治理項目1860萬元,贛市財建字[2023]57號大余縣蕩坪河水綜合治理項目363.4萬元等。
城鄉社區支出6269.8萬元,同比增支3662.2萬元,增長1.4倍,主要是撥付環衛一體化服務費1391.8萬元,遂大高速(大余段)桿線設施線路等遷改款1005.5萬元,大余縣城區排水防澇設施建設項目工程款474.8萬元等。
農林水支出19142.9萬元,同比減支3223.6萬元,下降14.4%,主要是去年同期撥付鄉村振興配套設施建設項目資金8000萬元。
交通運輸支出2384.8萬元,同比增支1644.3萬元,增長2.2倍,主要是撥付遂大高速(大余段)桿線設施線路等遷改款546.1萬元,贛財預指[2023]76號瀝青路面改造項目工程款498.1萬元,贛財預指[2023]76號大余縣縣道升級改造項目工程款419萬元等。
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支出926萬元,同比減支22萬元,下降2.3%。
商業服務業等支出123.4萬元,同比減支397.5萬元,下降76.3%。
金融支出86.4萬元,同比減支38.3萬元,下降30.7%。
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1466.1萬元,同比增支633萬元,增長76%,主要是撥付土地收儲前期費用170.4萬元,五個批次耕地占用稅款115.8萬元,大余縣遺留廢棄礦山修復示范工程項目100萬元等。
住房保障支出3977.4萬元,同比減支2210.1萬元,下降35.7%,主要是去年同期撥付2023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2013萬元。
糧油物資儲備支出102.7萬元,同比減支205.5萬元,下降66.7%。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2151.5萬元,同比增支323.8萬元,增長17.7%。
債務付息支出4471.1萬元,同比增支403.9萬元,增長9.9%,主要是撥付贛市財債字[2022]35號2023年第一批地方政府債券還本付息款4397.6萬元。
三、1-6月份政府性基金收支基本情況
1-6月份,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5939.1萬元,同比減收9779.2萬元,下降21.4%。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32333.8萬元,下降28.9%;彩票公益金收入105萬元,下降49.9%;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0.3萬元,下降94.5%;專項債務對應項目專項收入3500萬元,同比凈增收。
1-6月份,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80194.4萬元,同比減支23195.2萬元,下降22.4%。其中: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2.5萬元,同比凈增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52891.1萬元,增長22.5%;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26487.8萬元,下降47.8%;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812.9萬元,增長1.9倍。
四、財政運行情況分析
(一)收入方面
1-6月,全縣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97947.6萬元,同比增收1013.4萬元,增長1%,完成年初預算數的54.4%,超序時進度4.4個百分點,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9425.5萬元,同比增收2904.2萬元,增長5.1%(增幅在全市各縣區排名第13位),完成年初預算數的58.3%,超序時進度8.3個百分點。1-6月,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計完成35939.1萬元,同比減收9779.2萬元,下降21.4%(增幅在全市各縣區排名第11位),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32333.8萬元,同比減收13168.6萬元,下降28.9%。上半年,受到經濟下行和減稅降費政策雙重疊加影響,財政總收入持續低迷,從1月起至6月均維持負增長態勢,面對財政增收難題,縣財稅部門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深挖增收潛力,多舉措狠抓收入,收入降幅逐月收窄,至年中扭負為正,財政收入順利“過半”,實現正增長。
分部門看:稅務部門完成收入降幅收窄,稅比結構優化。1-6月,稅務部門完成收入68550.4萬元,同比減收2079.7萬元,下降2.9%,其中地方稅收收入完成30028.3萬元,同比減收188.9萬元,下降0.6%;財政部門完成收入29397.2萬元,同比增收3093.1萬元,增長11.8%,完成年初預算數的70.2%,超序時進度20.2個百分點。1-6月,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為70%,較1月提高8.6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50.5%,較1月提高8.1個百分點,經濟運行的健康度進一步提升。
分稅種看:1-6月,三大主體稅種(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完成58074.4萬元,同比減收2664.8萬元,下降4.4%,其中增量較大的有:個人所得稅完成3544.8萬元,同比增收1172.8萬元,增長49.4%,企業所得稅完成11156.8萬元,同比增收631.3萬元,增長6%;減收較大的有:增值稅完成43372.7萬元,同比減收4468.9萬元,下降9.3%。地方小稅種中,房產稅和耕地占用稅表現亮眼:房產稅完成2053萬元,同比增收1226.3萬元,增長1.5倍,耕地占用稅完成470.5萬元,同比增收301.6萬元,增長1.8倍;土地增值稅和契稅降幅較大:土地增值稅完成248.4萬元,同比減收427.8萬元,下降63.3%,契稅完成1559萬元,同比減收293萬元,下降15.8%。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貢獻111萬元,同比減收22萬元,下降16.5%,第二產業貢獻39499萬元,同比減收4202萬元,下降9.6%(其中,工業稅收34148萬元,同比減收5380萬元,下降13.6%),第三產業貢獻29326萬元,同比增收2154萬元,增長7.9%。稅收貢獻排在前五位的行業是:①礦產品稅收22802萬元,下降12.1%,占稅收比重為33.1%;②批發和零售業稅收18046萬元,增長5.5%,占稅收比重為26.2%;③建筑業稅收5350萬元,增長28.2%,占稅收比重為7.8%;④金融業稅收5214萬元,增長42.5%,占稅收比重為7.6%;⑤化學制造業稅收4431萬元,下降31.4%,占稅收比重為6.4%。
(二)支出方面
受減稅降費導致可用財力進一步減收的影響,上半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30025.6萬元,同比減支721.7萬元,下降0.6%(增幅在全市各縣區排名第8位);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80194.4萬元,同比減支23195.2萬元,下降22.4%(增幅在全市各縣區排名第12位)。從支出科目看,“三保”支出54425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41.9%,仍然是支出保障的重點,各類支出切實做到有保有壓。1-6月,全縣民生類支出完成102195.3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量的78.6%。繼續加大綠色低碳發展的投入力度,節能環保支出3871.6萬元,同比增支2808.8萬元,增長2.6倍;加快補齊交通設施短板,交通運輸支出2384.8萬元,同比增支1644.3萬元,增長2.2倍;加大各類基礎設施的投入,城鄉社區支出6269.8萬元,同比增支3662.2萬元,增長1.4倍;加大對生態系統的保護修復力度,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1466.1萬元,同比增支633萬元,增長76%;加大科技發展引導力度,科學技術支出9848.9萬元,同比增支4048.3萬元,增長69.8%。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財稅部門將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市和縣對經濟財政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找準“穩”和“進”的發力點,在“穩”的基礎上“進”,在“立”的前提下“破”,重點在推動積極財政政策適度加力,在提質增效上做文章、下苦功、出實效,全力做大財政發展的積極面,不斷鞏固企穩回升的基礎,為奮力建設更高層次實力活力美麗幸福現代化大余持續貢獻力量。
(一)堅持做大財力毫不動搖。一是充分利用財稅政策,扶持鎢及有色金屬礦產品、鋰電新能源、微納粉體新材料等3個產業集群發展,通過鼓勵和引導企業技改、擴能、上市,增強企業有效稅收效應。二是積極“北上”爭資政策爭項目,加強與上級部門的對接匯報,及時掌握政策、項目和資金動態變化信息,特別是在專項資金、債務限額、競爭性項目遴選等方面爭取更大支持,做好資金跟蹤落實。持續做好信息互通,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凝聚爭資工作合力。三是進一步清理行政事業單位及鄉鎮經營性資產,嚴格按照“收支兩條線”管理要求,實現一個盤子收,一個口子出,增強縣財政統籌能力。
(二)堅持有保有壓毫不動搖。一是堅持“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地位,強化縣級支出保障與約束,確保“三保”不出問題。二是全力保工資發放和基本運轉,特別是對工資和退休人員新增績效將予充分足額保障列入預算。對“保運轉”,將堅持有保有壓,既保證必需,又要大力壓縮無效、低效、過度開支的資金,嚴控可能擠占專項發展資金用于一般性支出的情況。三是從預算源頭上壓減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支出,擠出更多財力投入縣重點項目、民生項目。嚴把預算關口,在原則問題上不能當“老好人”,切實把該減的減下來,該砍的砍下去。完善支出審核機制,不僅要嚴控一般性支出,必要支出也要從緊安排。
(三)堅持防控風險毫不動搖。一是著力防控債務風險,穩妥化解存量債務,對明年到期的一般債和專項債,按照要求安排預算資金償還到期本金。持續規范政府投資項目決策和立項,強化資金來源評估論證,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二是協同縣城發集團加強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協調對接,爭取對到期債務開展展期重組和置換業務,實現債務期限由短變長、成本由高變低,平滑到期債務風險。三是盤活更多存量資產,加大“砸鍋賣鐵”力度,財政聯合自然資源、水利等部門整合有效資源、資產、特許經營權,增強資產運營能力,積極探索創新融資方式,多途徑、多維度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資金壓力。
(四)堅持資金嚴管毫不動搖。一是深化預算管理執行。嚴格執行縣人大審議通過的預算,減少和規范預算調整事項,未納入預算事項一律不安排支出。涉及全局確需追加的重大事項,按法定程序報批。二是嚴格績效管理工作,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流程,擴大預算績效管理范圍,加強重點領域預算績效管理,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持續推進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形成“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管理機制。三是做好財稅法規和政策執行情況、預算管理有關監督工作,將財經監督與紀檢監督、審計監督、社會輿論監督等多種方式有機結合,增強監督實效,確保財務工作環境風清氣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