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縣城市管理局2019年度部門決算
目 錄
第一部分 大余縣城市管理局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責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
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
情況說明
六、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說明
七、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
八、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九、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大余縣城市管理局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能
大余縣城市管理局是縣政府主管城市管理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門,為行政正科級單位。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研究制定縣城區管理相關政策措施、規定、制度,并組織實施。
(二)負責縣城區城市管理的規劃審批、監督檢查、行政執法和綜合協調;負責各鄉鎮城鎮管理方面的業務指導、檢查、監督。
(三)研究制定城區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和市政、園林綠化、亮化工程質量及管護標準,并組織實施。
(四)編制城區戶外廣告設置規劃和技術標準,研究制定城區戶外廣告管理辦法。
(五)編制城區路燈布局規劃、燈型、建設;編制城市亮化工程項目規劃,并監督管理。
(六)負責對利用城區建筑物、構筑物、市政公用設施、交通工具、空飄物等載體及城市空間等設置;負責電子顯示屏、霓虹燈、燈箱閱報欄、畫廊、櫥窗、門面牌匾、標語、條幅等廣告、宣傳及標準性設施設置的審查、審批、辦證和監督管理;負責全城區戶外廣告資源經營工作。
(七)負責對城區各類宣傳、展銷、咨詢等臨時占道活動進行審批、辦證和管理;對城區公用設施開挖進行審批、辦證和管理;對城區洗車場(點)的設置進行審批、辦證和管理。
(八)指導和監督城區內地下和空中管線的鋪設、架設工作。
(九)負責數字化城管的規劃、建設和指揮調度。
(十)指導全縣農村生活垃圾保潔、收集、處置工作。
(十一)負責提出城市維護、城市管理資金的年度計劃安排意見;對各項城管資金和規費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十二)按有關規定和權限,負責本系統下屬單位機構編制、人事勞動、職工教育培訓等事項;負責局機關財務、國有資產的管理;做好城市管理宣傳工作;負責系統內安全生產工作。
(十三)承辦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十四)與縣自然資源局的有關職責分工:縣自然資源局負責主城區內已取得規劃許可的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行為進行日常監督檢查,發現違建行為進行立案審查,并將案卷線索移交縣城市管理局,由縣城市管理局對主城區違章建筑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拆除;對未取得規劃許可的主城區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行為由縣城管局負責日常監督檢查及處置。
(十五)劃入城鎮排水綜合管理職責。負責指導全縣城鎮生活污水、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和運行管理,指導全縣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負責中心城區污水處理、污泥處置設施建設和運行;負責中心城區排水管理、城市黑臭水整治等職責。
二、部門基本情況
納入本套部門決算匯編范圍的單位共5個,即縣城市管理局本級和1個所屬一級預算單位(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3個所屬二級預算單位(縣環衛所、縣園林所、縣路燈所)。
本部門2019年年末實有人數132人,其中在職人員66人,退休人員66人;年末其他人員70人。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表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收入總計12988.95萬元,其中年初結轉和結余2594.29萬元,較2018年增加1914.21萬元,增長17%;本年收入合計10394.66萬元,較2018年減少295.13萬元,下降3 %,主要原因是年初結轉和結余項目資金。
本年收入的具體構成為:財政撥款收入10394.66萬元,占100%。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支出總計12988.95萬元,其中本年支出合計 9608.39萬元,較2018年增加1127.97萬元,增長13 %,主要原因是:工程項目資金增加;年末結轉和結余3380.57萬元,較2018年增加786.28萬元,增長30%,主要原因是:工程款項未結算完成。
本年支出的具體構成為:基本支出1268.3萬元,占13%;項目支出8340.09萬元,占87%。
三、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財政撥款本年支出年初預算數為9088.36萬元,決算數為9608.3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6%。其中:
(一)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年初預算數為89.33萬元,決算數為 89.33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
(二)衛生健康支出年初預算數為36.32萬元,決算數為 36.3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
(三) 節能環保支出年初預算數為0萬元,決算數為 1.71萬元。
(四)城鄉社區支出年初預算數為8917.29萬元,決算數為8931.2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
(五)住房保障支出年初預算數為45.43萬元,決算數為45.43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
(六)其他支出年初預算數為0萬元,決算數為504.38萬元。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1161.06萬元,其中:
(一)工資福利支出884.91萬元,較2018年減少19.99萬元,下降2%,主要原因是:人員變動。
(二)商品和服務支出192.68萬元,較2018年減少844.66萬元,下降81%,主要原因是: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三)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20.52萬元,較2018年減少2.47 萬元,下降11%。
(四)資本性支出62.95萬元,較2018年增加58.97萬元,增長1482%,主要原因是:購置執法執勤電動車。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年初預算數為21.4萬元,決算數為8.67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41%,決算數較2018年減少14.32萬元,下降62%,其中:
(一)因公出國(境)支出年初預算數為0萬元,決算數為 0萬元。
(二)公務接待費支出年初預算數為16.4萬元,決算數為 3.3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21%,決算數較2018年減少3.55萬元,下降51%。決算數較年初預算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嚴控三公經費支出。
(三)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5.29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年初預算數為0萬元,決算數為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年初預算數為5萬元,決算數為5.2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6%,決算數較2018年減少10.77萬元,下降67%。決算數較年初預算數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創文創衛工作需要,市容環境整治頻繁增加。
六、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機關運行經費支出192.68萬元,較年初預算數增加55.11萬元,增長40 %,主要原因是:增加勞務派遣人員勞務費。
七、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政府采購支出總額1121.7982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345.4826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208.2456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568.07萬元。授予大型企業合同金額547.88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49%,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 573.9182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51%,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573.9182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51%。
八、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本部門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見公開09表《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表》。其中車輛中的其他用車主要是電動巡邏車11臺,垃圾車6臺、大小壓縮車各1臺、吸糞車2臺、灑水車2臺、高空作業車1臺;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0臺;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專用設備0臺。
九、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一)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我部門組織對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全面開展績效自評,共涉及資金3188.77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總額的99%。
開展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涉及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370.30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5238.08萬元。從評價情況來看,整體支出能按照計劃推進各項任務實施,進度正常,實施狀態良好,管理和運行規范,績效自評最終得分96.5分。
(二)部門決算中項目績效自評結果。
我部門今年在縣級部門決算中反映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績效自評結果。
環衛一體化項目績效自評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環衛一體化項目項目績效自評得分為90分。項目全年預算數為3188.77萬元,執行數為3188.77萬元,完成預算的100%。主要產出和效果:一是在全縣范圍內建立符合大余縣實際的垃圾收運系統和穩定的保潔隊伍;二是建立完善管理機制,保障全縣環境衛生保潔正常運行;三是提升城區和各鄉鎮圩主次干道機掃率。
1:整體支出評價評分表(見附件)
2: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見附件)
|
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評分表 |
||||||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四級指標 |
評分標準 |
評分依據及簡要說明 |
得分 |
|
履職 效能 (35分) |
工作 目標 (5分) |
目標設定(4分) |
目標依據充分性(2分) |
①是否依據法律法規、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設定;②是否符合部門“三定”方案確定的部門工作職責;③是否符合部門制定的中長期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④是否具有科學性和前瞻性。每項達到目標值得0.5分。 |
依據法律法規設定,符合部門“三定”方案確定工作職責,具有科學性和前瞻性。 |
2 |
|
工作目標合理性(2分) |
①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是否可實現、可完成;②是否將部門整體的工作目標細化分解,使其為可衡量、可比較。每項達到目標值得1分。 |
符合客觀實際、工作目標細化分解。 |
2 |
|||
|
目標管理(1分) |
目標管理有效性(1分) |
①是否有對目標進行責任分解的相關工作機制;②目標管理工作機制是否科學、合理,是否能有效保障目標執行和落地。每項達到目標值得0.5分。 |
制定目標責任分解工作機制,科學合理。 |
1 |
||
|
整體 工作 (15分) |
整體工作完成(15分) |
總體工作完成率(15分) |
總體工作完成率=單位年度工作要點已完成的數量/單位年度工作要點工作總數量;得分=指標實際完成值×15。 |
總體工作完成率100% |
15 |
|
|
重點 工作 (15分) |
整體工作完成(15分) |
總體工作完成率(15分) |
總體工作完成率=單位重點工作已完成的數量/單位重點工作總數量;得分=指標實際完成值×15。 |
重點工作完成率100% |
15 |
|
|
管理 效率 (52分) |
預算 管理 (25分) |
預算編制(6分) |
預算編制完整性(4分) |
①收入預算編制是否足額,是否將所有部門預算收入全部編入收入預算;②支出預算編制是否科學,是否是按人員經費按標準、日常公用經費按定額、專項經費按項目分別編制。③是否所有財政性資金及其配套資金采購貨物、工程和服務支出編制了政府采購預算。④三公經費預算編制只減不增。每項達到目標值得1分。 |
預算編制完整,按人員經費按標準、日常公用經費按定額、專項經費按項目分別編制,編制了政府采購預算,三公經費比上年減少。 |
4 |
|
預算科目設置合理性(2分) |
①功能科目編制是否科學合理,編制到“項”;②經濟科目的編制是否科學合理,編排至“款”。每項達到目標值得1分。 |
功能和經濟科目編制科學合理,編制到“項”、編制到“款”。 |
2 |
|||
|
預算 執行 (16分) |
預算執行率(12分) |
預算執行率=(預算執行數/預算數)×100%。得分=指標實際完成值×12。其中,預算執行數指部門本年度實際執行的預算數;預算數指財政部門批復的本年度部門的預算數。 |
預算執行率:8306.58/7821.38=106% |
12 |
||
|
預算調整率(2分) |
預算調整率=(預算調整數/預算數)×100%。得分=指標實際完成值×2。預算調整數:部門在本年度內涉及預算的追加、追減或結構調整的資金總和(因落實國家政策、發生不可抗力、上級部門或本級黨委政府臨時交辦而產生的調整除外)。比率等于0,得滿分;比率在0%-10%之間的,得1.5分;比率在10%-20%之間的,得1分;比率在20%-30%之間的,得0.5分;比率大于30%,得0分。 |
預算調整率:(8306.58-7821.38)/7821.38=6% |
1.5 |
|||
|
結轉結余變動率(2分) |
結轉結余變動率=[(本年度累計結轉結余資金總額-上年度累計結轉結余資金總額)/上年度累計結轉結余資金總額]×100%;比率小于等于0,得2分;比率大于0,得0分。 |
結轉結余變動率:3380.57- 2594.29/2594.29*100%=30% |
0 |
|||
|
部門 決算 (1分) |
部門決算編報質量(1分) |
①是否按照相關編審要求報送;②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范圍和資金范圍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每項達到目標值得0.5分。 |
按要求編審 |
1 |
||
|
預算 改革 (2分) |
三年滾動財政規劃(1分) |
按文件規定編制了本部門(單位)中期財政規劃得1分。 |
無 |
0 |
||
|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1分) |
按文件規定編制了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得1分。 |
已編制 |
1 |
|||
|
收支 管理 (5分) |
收入 管理 (2分) |
收入管理規范性(2分) |
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下屬單位上繳收入、經營收入及其他收入管理是否符合財務規定。達到目標值得2分。 |
收入符合財務規定 |
2 |
|
|
支出 管理 (3分) |
支出管理規范性(2分) |
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是否符合財務規定及相關制度辦法的有關規定。達到目標值得2分。 |
支出符合財務規定 |
2 |
||
|
重點支出結構合理性(1分) |
重點項目支出是否合理(重點支出保障率=(重點項目支出/項目總支出)×100%);得分=指標實際完成值×1。 |
重點項目支出合理 |
1 |
|||
|
管理 效率 (52分) |
財務 管理 (6分) |
制度 完備(1.5分) |
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備性(1.5分) |
①資金的撥付和使用是否有比較完整的審批程序和手續;②財務核算符合財經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及專項資金管理有關規定;③部門基礎數據信息和會計信息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能否對預算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每項達到目標值得0.5分。 |
資金的撥付和使用審批程序和手續完整,財務核算符合規定,部門基礎數據和會計信息資料真實、完整、準確。 |
1.5 |
|
采購 管理 (2分) |
政府采購執行率(2分) |
政府采購執行率=(實際政府采購金額/政府采購預算數)×100%;得分=指標實際完成值×2。 |
政府采購執行率100% |
2 |
||
|
內部 控制 (2.5分) |
內控制度有效性(2.5分) |
①預算業務控制:單位是否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審批、執行、決算與評價等預算內部管理制度;②收支業務控制:單位是否建立健全收入、支出內部管理制度;③政府采購業務控制:單位是否建立健全政府采購預算與計劃管理、政府采購活動管理、驗收管理等政府采購內部管理制度;④資產控制:單位是否建立健全資產內部管理制度;上述每項達到目標值得0.5分。⑤上述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是否執行到位有效。達到目標值得0.5分。 |
建立健全預算、收支業務、政府采購、資產內部管理制度,執行到位。 |
2.5 |
||
|
資產 管理 (4分) |
規范 管理 (2分) |
資產管理規范性(2分) |
①資產保存是否完整,是否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是否有因管理不當發生嚴重資產損失和丟失的情況;②是否存在超標準配置資產;③資產使用是否規范,是否存在未經批準擅自出租、出借資產行為;④資產處置是否規范,是否存在不按要求進行報批或資產不公開處置行為。達到目標值得0.5分。 |
資料保存完整,無發生嚴重資產損失和丟失情況、無超標配置資產,資產使用和處置規范。 |
2 |
|
|
有效 使用 (2分) |
部門固定資產利用率(2分) |
部門固定資產利用率=(部門實際在用固定資產總額/部門所有固定資產總額)×100%;得分=指標實際完成值×2。 |
固定資產利用率100% |
2 |
||
|
成本 控制 (12分) |
機構運轉成本調控 (12分) |
一般性支出變動率(5分) |
一般性支出變動率=[(本年度一般性支出-上年度一般性支出) /本年度一般性支出]×100%;比率小于等于0,得5分;比率大于0,得0分。 |
(238.98-380.74)/238.98*100%=-59% |
5 |
|
|
人均公用經費變動率(3分) |
人均公用經費變動率=[(本年度人均公用經費-上年度人均公用經費) /上年度人均公用經費]×100%;比率小于等于0,得3分;比率大于0,得0分。 |
(29.39-161.57/161.57*100%=-82% |
3 |
|||
|
“三公經費”變動率(4分) |
“三公經費”變動率=[(本年度“三公經費”總額-上年度“三公經費”總額) /上年度“三公經費”總額]×100%;比率小于等于0,得4分;比率大于0,得0分。 |
(1.85-8.41)/8.41*100%=-78% |
4 |
|||
|
服務 滿意 (8分) |
服務對象滿意 |
公眾滿意度(4分) |
公眾滿意度百分比 |
95%(含)以上計4分;85%(含)-95%,計3分;75%(含)-85%,計1分;低于75%計0分。 |
100% |
4 |
|
利益相關方滿意 |
利益相關方滿意度(4分) |
社會公眾投訴率或投訴次數 |
投訴率或投訴次數=0,得4分;投訴率或投訴次數>0,得0分 |
0 |
4 |
|
|
可持 續性 (5分) |
可持續性影響程度 |
持續發揮作用的期限(5分) |
公眾受益覆蓋面 |
受益覆蓋面達到95%(含)以上計5分;85%(含)-95%,計3分;75%(含)-85%,計1分;低于75%計0分。 |
100% |
5 |
|
減分項 |
監督檢查、審計、績效評價中發現的問題 |
監督檢查、審計、績效評價中發現的問題 |
在市級以上組織的監督檢查、審計、績效評價中發現部門資金管理方面存在問題或項目績效目標未達成的,一個問題扣1分,不重復扣分。 |
|
無 |
0 |
|
總 分 |
96.5 |
|||||
|
注:重點工作、服務滿意、可持續性這三項單位根據年初目標實際情況設定指標和評分標準。 |
||||||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一、收入科目
(一)財政撥款:指省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
(三)事業單位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財政補助撥款、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各項收入。
(五)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反映事業單位附屬的獨立核算單位按規定標準或比例繳納的各項收入。包括附屬的事業單位上繳的收入和附屬的企業上繳的利潤等。
(六)上級補助收入:反映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
(七)用事業單位基金彌補收支差額:填列事業單位用事業基金彌補2019年收支差額的數額。
(八)年初結轉和結余:填列2018年全部結轉和結余的資金數,包括當年結轉結余資金和歷年滾存結存結余資金。
二、支出科目
(一)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款)行政運行(項):反映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的基本支出。
(二)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務(項):反映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未單獨設置項級科目的其他項目支出。
(三)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款)事業運行(項):反映事業單位的基本支出,不包括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后勤服務中心、醫療室等附屬事業單位。
(四)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款)其他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事業運行(項):反映除上述項目以外的其他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支出。
(五)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項):反映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支出。
(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款)行政單位醫療(項):反映財政部門集中安排的行政單位基本醫療保險繳費經費,未參加醫療保險的行政單位的公費醫療經費,按國家規定享受離休人員、紅軍老戰士待遇人員的醫療經費。
(七)住房保障支出(類)住房改革支出(款)購房補貼(項):反映按房改政策規定,行政事業向符合條件職工(含離退休人員)、軍隊(含武警)向轉役復員離退休人員發放的用于購買住房的補貼。
(八)節能環保支出(類)能源節約利用(款)能源節約利用(項):反映用于能源節約利用方面的支出。
(九)“三公經費”:納入財政預決算管理的“三公”經費,是指部門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十)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