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縣政府的委托,2021年10月12日,縣審計局黨組書記在縣第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做了《2020年度縣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如下: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經濟持續下行壓力,我縣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認真執行2020年度預算,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財政政策積極有效,民生福祉得到改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更穩,營商環境發展更優,經濟運行態勢更佳,財政管理效益更好,審計整改力度更大。從審計情況看,縣級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
——財政運行總體平穩,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明顯。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減免稅收1391萬元,實行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822萬元,切實讓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搶抓國家應對疫情影響、擴大有效投資的“窗口期”,積極對接上級爭取各類補助資金10.15億元,有力支持了經濟社會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
——支出結構不斷優化,民生重點領域保障有力。嚴格落實“三保”支出保障底線,集中財力和資金落實“三保”支出10.64億元。統籌安排資金,全力辦好各項民生實事,全縣用于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節能環保、農林水、住房保障等民生類支出累計達到19.95 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90%。
——財政管理科學節約,資金使用效益著力提升。堅持政府過“緊日子”,保障人民群眾的好日子。清理收回財政存量資金1.65億元,統籌用于“三保”和鄉村振興等重點項目支出。實行績效管理改革,堅持“先預算后支出”,預算調整、臨時預算經費追加比上年減少22.5%,有效節約了財政性資金。
——財政改革持續深化,預算績效管理穩步推進。貫徹落實財政預決算制度改革,進一步推動財政預決算領域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全面開展政府性債務清理清查,切實防范債務風險;扎實推進預算績效管理,上報項目預算績效目標;切實做好政府財務報告編制改革工作。
一、縣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一)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2020年,縣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353363萬元(其中:財政總收入完成133027萬元)、總支出352093萬元,結轉結余1270萬元;政府性基金總收入226463萬元(含上年結余)、總支出218087萬元,收支相抵結轉結余8376萬元。審計結果表明,財政部門積極發揮財稅職能,強化財政收支精細管理,依法組織收入,切實保障重點領域資金需求,推動大余財政平穩運行。但從財政管理和預算執行具體組織實施情況看,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財政專戶利息收入未及時繳庫。截至2020年12月末,大余縣財政未及時將8個財政專戶的利息收入上繳國庫。
2.滯留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由于項目實施進度受限于主管部門的統籌管理不到位,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財政預算安排不及時,導致部分資金結余。
3.績效評價填報不規范。部分預算單位績效評價混淆了指標體系的內容,無法起到客觀評價的作用,如縣交警大隊“強制拖移停放保管機動車經費15萬元項目”把社會效益指標內容“群眾滿意度”填報為“年度指標值為≧90%”,群眾滿意度指標跟社會效益指標不吻合,社會效益指標應按照“群眾車輛亂停亂放下降率≧指標值”要求填報。
對以上縣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發現的問題,縣財政局均誠懇表示采納接受,部分問題在審計期間已經整改,未整改的正在研究落實整改措施。
(二)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對縣行政審批局、縣機關事務局等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了審計,并抽審了上級專項資金財政撥款預算管理使用情況,從審計情況看,各部門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較好地執行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支出程序較為規范。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1.部門預算編制不完整。縣行政審批局在編制部門預算時,未將以前年度結余結轉編入部門年初預算。縣機關事務管理局未將上年結轉支出編列本年部門預算支出項目。
2.部分項目預算執行進度緩慢。縣行政審批局上年結轉的96333群信通服務平臺建設使用經費仍未使用完,預算執行進度緩慢。
針對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存在的問題,相關預算執行單位正在逐步逐項進行整改。
(三)政府綜合報告審計情況
為摸清政府財務狀況和運行情況的真實、合法、效益,著力揭示問題和風險,促進提高政府財務報告可信性和透明度,組織實施了縣政府綜合報告情況審計。從審計情況看,2020年度大余縣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比較全面、清晰反映了大余縣政府財務信息和預算執行信息,為開展政府信用評級、加強資產負債管理、改進政府績效監督考核、防范財政風險等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1.未按照權責發生制調整應繳未繳的土地出讓收入。2020年12月末,大余縣財政非稅收入專戶“暫存款-其他土地收入”科目余額反映應繳未繳土地出讓收入,該收入未按照權責發生制進行調整后編入政府綜合報告。
2.存在基礎數據漏報和不一致現象。由于政府財務報告編制時間早于上級批復財政決算的時間,出現了基礎數據漏報和不一致現象。
3.部門內部抵消業務處理不規范。由于編制主體眾多、預算單位之間缺乏往來核算對賬機制,加上部門財務管理業務水平有限,即使是設置了10萬元的抵消閾值,但部門單位內部及部門單位之間的往來款抵消業務仍處理不規范。
對以上縣政府綜合報告情況審計發現的問題,縣財政局采取邊審邊改的整改措施,積極進行整改。
二、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情況
(一)縣養老保險基金審計情況
為揭示養老保險基金籌集使用管理中的存在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促進養老保險基金高效運行,組織對我縣2020年養老保險基金管理使用以及運行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縣政府能夠多措并舉,加大財政投入和加強基金監管,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養老保險政策,執行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政策,全縣社保基金總體運行情況良好。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養老保險基金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大余縣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審核不到位,向部分喪失待遇領取資格人員支付養老保險待遇,重復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2.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截至2020年底,大余縣企業養老保險收入支出戶結余未及時上繳財政專戶。
指出上述問題后,縣政府高度重視,責令相關部門立即進行整改,現已全部整改到位。
(二)縣醫療保險基金審計情況
為全面摸清醫療保險基金規模,推動重大醫改措施貫徹實施,促進更好實現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良性循環,組織對我縣2020年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使用以及運行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縣政府能夠堅持保基本、可持續、全覆蓋,立足大余實際,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在保障群眾病有所醫、貧困人口應保盡保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違規支付醫療機構不合規費用。2020年,因醫保結算系統未對醫療機構結算費用進行條件設置,醫療保障部門在待遇支付審核過程中無法全覆蓋,違規向105家定點醫療機構支付23種限制用藥費用。
2.定點醫療機構違規收費。由于對醫療服務收費政策理解不到位,2020年大余縣7家定點醫療機構以提高收費標準、重復收費等方式違規收費。
3.串換藥品或診療項目套取醫保基金。由于可以使用醫保基金個人賬戶刷卡吸引患者就診、消費,抽查發現2020年大余縣有2家定點醫療機構、3家定點藥店,涉嫌通過將不可報銷藥品、診療項目等串換為可報銷等方式,套取醫療保險統籌基金。
指出上述問題后,縣政府高度重視,責令相關部門立即進行整改,現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縣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情況
為維護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安全,規范資金使用流程,促進提高資金使用績效,組織對我縣202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投入和使用績效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縣政府能夠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和各項政策要求,強化政府主體責任,加快公租房和棚改安置住房建設和分配,加強公租房運營管理,進一步改善了住房困難群眾的居住條件,較好地保障了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都發揮了一定作用。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違規收取費用。2020年,縣城管局違規收取部分公租房小區垃圾處理費。縣住建局在未提供物業服務的情況下,以“搭車”方式違規收取公租房住戶物業費。
2.未及時清理或退付租房保證金。截至2020年12月末,大余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租房租金專戶滯留部分已退租住戶的租房保證金。
3.不符合條件人員違規享受租賃補貼待遇。2020年,大余縣享受租賃補貼保障對象中有2戶家庭住房條件發生變化,未按規定及時取消租賃補貼保障待遇,違規領取租賃補貼。
指出上述問題后,縣政府高度重視,責令相關部門立即進行整改,現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重大政策措施跟蹤落實審計情況
2020年度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和重大項目跟蹤審計內容包括:工業企業電價補貼政策落實、教育資助政策落實等方面。審計結果表明,各部門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實工作責任,創新方法舉措,大力推進我縣經濟社會的績效提升和高質量發展。
(一)工業企業電價補貼政策落實方面。縣工信局在復核企業申報材料時審核把關不嚴致使西華山鎢業重復申報工業企業電價補貼資金;工業企業電價市級補貼資金及縣級配套補貼資金撥付緩慢。
(二)教育資助政策落實政策落實方面。2019年,大余縣教科體局審核不嚴,違規向不符合條件人員審批并發放教育資助金;部分符合條件人員未能享受教育資助政策。
針對上述審計指出的問題,相關部門及時制定了整改措施,全部問題已整改到位。
四、政府投資審計情況
2020年縣審計局共實施政府投資項目工程竣工決算審計54個,審核工程項目投資額43168萬元,核定完成項目投資額40909.55萬元,節約財政資金 2258.45萬元。為保障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助力脫貧攻堅,調配審計業務骨干,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對池江鎮、內良鄉等7個鄉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增量工程進行了決算審計,核減多計工程量造價122萬元,指出了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扶貧項目資金使用績效。一年來,縣審計局不斷創新投資審計工作方式方法,積極探索投資審計工作新思路,進一步完善和規范投資審計工作,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切實提高投資審計工作質量和效果。2020年3月,縣政府出臺了《大余縣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審計部門在政府投資建設項目領域審計監督工作職能,糾正了投資審計“以審代結”等行為,切實防范審計風險。
五、進一步加強財政管理的意見
(一)加強預算管理,持續提高預算執行力度。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繼續抓好《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的學習宣傳貫徹工作,切實增強依法理財意識。抓好預算編制管理工作,強化預算編制與財政支出政策的有效銜接,切實提高支出預算編制質量和預算執行規范化水平。
(二)深化財稅改革,不斷提升財政管理水平。一是加強財政資源統籌,進一步統籌盤活存量資金;二是發揮好財政支出標準的基礎引導作用,進一步細化量化政府過緊日子要求,不斷增強預算剛性;三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完善專項轉移支付相關政策,促進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三)堅持底線思維,防范化解突出風險隱患。加大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管控力度,積極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加強對地方金融機構監管,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加強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執法檢查,有效防止損害生態環境的風險隱患。
(四)貫徹重大政策落實,切實服務重大政策目標實現。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繼續堅決治理亂收費、亂罰款,提升群眾獲得感;繼續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加大重點支出、民生項目保障力度,推動重大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