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上門服務、免費發布招聘信息、全流程代辦服務……在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吸引下,大余縣外出就業創業人員正由“孔雀東南飛”轉為“春暖雁歸來”。
近年來,大余縣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勞務回引與人才引智、促進創業與帶動就業有機結合,吸引和扶持了一批有能力、有抱負的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返鄉興辦實業、發展產業、帶動就業,形成了人才回引、智力回歸、資金回流的“雁歸效應”。目前全縣扶持創辦各類企業及經濟實體的有1500余人,返鄉創業人員帶動就業達6000余人。
一、政策引領筑巢,為歸雁傾注“源頭水”
以返鄉農民工創業孵化基地、勞務品牌等為依托,著力解決返鄉人員“愿回來、能留下、有事干、可致富”等問題,由過去“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益為“一人創業致富一方”的創業效益,為發展“歸雁經濟”增添活力。
堅持把大力發展返鄉經濟作為助農增收致富、壯大全縣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的有力支撐點。從加強組織領導入手,出臺了一系列返鄉人員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協調財政、人社、農業、稅務等部門對返鄉人員創業工作給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形成了推進返鄉人員創業加速發展的整體合力。
二、創業培訓賦能,為歸雁磁場“壯筋骨”
以就業之家為主陣地,通過培訓招標等形式,選定了一些辦學條件、管理水平、培訓質量好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為返鄉創業農民提供豐富多彩的訂單式、定向式培訓。根據學員實際情況,采取“菜單式”點題培訓、“送學式”普及推廣、“聯絡式”實踐跟蹤、“交流式”觀摩互比等方式,進一步拓寬返鄉創業者的思路,讓返鄉創業人員掌握一技之長,有效提高了他們的能力水平。
與企業合作建立“線上+線下”培訓的服務模式,依托微信群、遠程操作等方式在線指導學員,并提供精準上門服務,把培訓班辦到農民家門口、園區企業門口,靈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近年來,共組織舉辦上門培訓80余次,培訓學員1600余人,切實增強了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創業貸款助力,為歸雁壯陣“借東風”
縣人社部門充分發揮政策扶持對返鄉創業的倍增效應,從要素保障、財政支持、融資信貸、創業服務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按照“低門檻、簡程序”方式切實做好企業的“店小二”服務。及時向農村返鄉創業人員宣講創業擔保貸款的優惠政策,鼓勵他們盤活農村閑置資產和設備,創辦農產品加工、深加工企業,對已創辦經濟實體外出務工回鄉創業帶頭人提供3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小微企業400萬元以內的貼息創業擔保貸款,鼓勵扶持他們更好地回鄉創業。
為返鄉創業人員量身制定財稅支持、創業補貼等“政策紅包”,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全面釋放了政策紅利,增強吸引力。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投資方向、產業分布等提出指導性意見,促進當地產業鏈條的延伸和升級。目前,已發放返鄉創業擔保貨款達1.6億元,共有1000多名返鄉創業者得到資金扶持。
四、優化營商環境,為歸雁展翅“添羽翼”
堅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服務理念,營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辦事最快、服務最好的“四最”營商環境,真正讓大余成為返鄉創業的“高地”和“沃土”。針對企業“不清楚去哪辦、怎么辦”的問題,建立“一對一”專員服務工作機制,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審批流程咨詢、事項辦理輔導等幫辦代辦服務;將創業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四位一體”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中,依托“就業之家”服務品牌,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聚焦返鄉人員創業面臨的“痛點”“難點”問題,強化返鄉創業要素支持,健全培訓、人才培養等平臺,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歸雁“清障礙”,力促返鄉創業走上“快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