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縣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度部門決算
目 錄
第一部分 大余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責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
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十、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
情況說明
六、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說明
七、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
八、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九、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大余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部門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能
(一)負責市場綜合監督管理。貫徹執行市場監督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起草市場監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草案。組織實施質量強縣、食品安全和標準化戰略,擬訂并組織實施市場監督管理相關規劃和政策,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負責宏觀質量管理。擬訂并組織實施質量發展的制度措施。統籌全縣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重大工程設備質量監理制度,組織重大質量事故調查,落實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監督管理產品防偽工作。
(三)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協調。擬訂并組織實施全縣食品安全的重大政策措施。負責食品安全應急體系建設,組織指導較大以上食品安全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重要信息直報制度。建立健全協調聯動機制,推動“地方政府負總責”“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工作的落實。承擔縣食品安全日常工作。
(四)負責市場主體統一登記注冊和信用監督管理。負責全縣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工作。建立市場主體信息公示和共享機制,依法公示和共享有關信息,加強信用監管,推動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對有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或吊銷有關安全生產許可證件的生產經營單位, 依法責令相關企業辦理經營范圍變更登記、注銷登記。根據生態環境保護相關部門出具的行政建議函, 依法責令相關企業辦理變更、注銷登記手續。
(五)負責統一管理計量工作。推行法定計量單位和國家計量制度,管理計量器具及量值傳遞溯源和比對工作。規范、監督商品量和市場計量行為。
(六)負責統一管理標準化工作。依法承擔地方標準的立項、編號和發布等工作。依法協調指導和監督縣級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制定工作。
(七)負責統一管理認證與檢驗檢測工作。落實認證與檢驗檢測監督管理的制度、措施。完善全縣檢驗檢測體系,指導協調認證與檢驗檢測行業發展,依法監督管理認證與檢驗檢測工作。
(八)負責監督管理市場秩序。依法監督管理市場交易、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組織指導查處價格收費違法違規、不正當競爭、違法直銷、傳銷、侵犯商標專利知識產權、侵害消費者權益、食品藥品違法違規和制售假冒偽劣等行為。指導廣告業發展,監督管理廣告活動。組織實施合同、拍賣行為監督管理,指導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指導查處無照生產經營和相關無證生產經營行為。配合有關部門查處無照從事涉及安全生產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違法采購危險化學品的行為。配合有關安全監管部門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督促指導企業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組織指導消費環境建設,指導縣消費者協會開展消費維權工作。
(九)負責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負責全縣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監督抽查工作。落實質量分級制度、質 量安全追溯制度。組織實施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容器(不包括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固定式大型儲罐)產品質量安全監察、監督。負責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管理。負責纖維質量監督工作。
(十)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綜合管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監督工作,加強涉及安全生產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監督檢查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標準和鍋爐環境保護標準的執行情況,深化燃煤鍋爐治理, 對鍋爐生產、進口、銷售和使用環節執行環境保護標準或者要求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組織指導特種設備生產(包括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經營、使用、檢驗檢測單位違法行為查處工作。
(十一)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建立覆蓋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制度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并組織實施,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推動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的機制,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風險監測、核查處置和風險預警、風險交流工作。負責組織縣委、縣政府重要會議、重大接待等重大活動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組織實施特殊食品監督管理。負責食鹽質量與安全執法、食鹽專營執法在內的鹽業執法工作
(十二)負責藥品(含中藥、民族藥,下同)、醫療器械和化妝品安全監督管理。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安全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組織起草藥品監督管理相關地方性法規、縣政府規章草案和政策規劃并監督實施。配合實施執業藥師準入制度。
(十三)負責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標準管理。監督實施國家藥典等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標準
和分類管理制度,配合有關部門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十四)負責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質量管理。監督實施藥品(零售)、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監督實施化妝品等其他經營、使用質量管理規范。承擔全縣醫療機構使用藥品、醫療器械的監管。承擔使用環節放射性藥品、麻醉藥品、毒性藥品及精神藥品、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等監督管理。
(十五)負責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上市后風險管理。組織開展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和化妝品不良反應的監測、評價和處置工作。依法承擔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安全應急管理工作。
(十六)負責組織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監督檢查。組織實施檢查制度,組織指導查處藥品(零售)、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經營、使用環節違法行為,監督實施問題產品召回和處置制度,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依職責組織指導查處其他環節的違法行為。
(十七)負責知識產權工作。落實國家、省、市保護知識產權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擬訂全縣知識產權發展規劃、政策制度并組織實施。負責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組織實施并監督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制度,推動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促進知識產權運用,推動知識產權信息的傳播利用。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項。
(十八)負責公平競爭審查和反壟斷執法相關工作。統籌推進競爭政策實施,組織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按國家、省、市有關規定承擔反壟斷調查及組織指導執法工作。按規定指導企業在國外的反壟斷應訴工作。
(十九)負責組織指導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工作。組織縣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整合和建設,推動全縣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組織指導查處市場準入、生產、經營、交易中的有關違法行為和案件查辦工作。組織查處和督辦重大違法案件。規范全縣市場監管行政執法行為。
(二十)負責市場監督管理科技和信息化建設、新聞宣傳、對外交流與合作,配合實施相關職業資格準入工作。
(二十一)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部門基本情況
納入本套部門決算匯編范圍的單位共1個,即大余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本部門2020年年末實有人數151人,其中:行政編制89人、全部補助事業編制53人、部分補助事業編制0人、自收自支事業編制9人;年末實有人數244人,其中在職人員120人,包括行政人員67人、全部補助事業單位人員41人、部分補助事業人員3人、自收自支事業人員9人,退休人員102人,遺屬22人。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0年度收入總計1750.33萬元,其中年初結轉和結余124.47萬元,較2019年增加257.16萬元,增長17.22 %;本年收入合計1625.86萬元,較2019年增加204.69萬元,增長14.4%,主要原因是:2020年度增加了新冠疫情防控經費、疫情期間購車補貼、專利申請費用補助及縣級基層規范化建設經費;2020年度由外單位調入7人,單位招錄事業人員11人,人員增加經費增長。
本年收入的具體構成為:財政撥款收入1572.69萬元,占 97.28%;其他收入44.17萬元,占2.72%。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0年度支出總計1750.33萬元,其中本年支出合計 1570.95萬元,較2019年增加202.25萬元,增長14.78 %,主要原因是:2020年度由外單位調入7人,單位招錄事業人員11人,人員增加經費支出增長;基層分局規范化建設房屋維修(護)費和辦公設備購置費、專用設備購置費大幅度增加;本年度新增疫情防控支出,新增專利申請費用補貼、疫情期間購車補貼、執法執勤車輛購置等大額支出;年末結轉和結余179.38萬元,較2019年增加54.91元,增長44.12 %,主要原因是:多項預算內資金因財政年底下撥未使用。
本年支出的具體構成為:基本支出1517.01萬元,占96.57 %;項目支出53.94萬元,占3.43%。
三、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0年度財政撥款本年支出年初預算數為1414.36萬元,決算數為1517.7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7.31%。其中:
(一)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年初預算數為1091.42萬元,決算數為1125.8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3.16%,主要原因是:2020年財政新增了基層規范化建設經費。
(二)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預算數為169.75萬元,決算數為198.0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16.65%,主要原因是:補繳了2014-2019年職業年金及自收自支人員2014-2016年12月養老保險。
(三)衛生健康支出年初預算數為81.36萬元,決算數為98.47萬元,完成預算的121.03%,主要原因是:人員增加醫療保險費用增加。
(四)城鄉社區支出年初數為0萬元,決算數為9萬元,主要原因為:財政撥入創建國家衛生縣城-食品安全綜合監管經費。
(五)住房保障支出年初預算數為71.83萬元,決算數為72.45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86 %,原因為:人員增加,住房公積金增加。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1454.84萬元,其中:
(一)工資福利支出 1117.2萬元,較2019年增加36.02萬元,增長3.33 %,主要原因是:2020年度由外單位調入7人,單位招錄事業人員11人,人員增加經費支出增長。
(二)商品和服務支出258.33萬元,較2019年增加49.24 萬元,增長23.55%,主要原因是:2020年新增疫情防控支出,新增專利申請費用補貼等大額支出。
(三)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31.49萬元,較2019年增加2.98萬元,增長10.45%,主要原因是:遺屬生活補助調資,獨生子女父母人員增加獎勵金增加。
(四)資本性支出47.82萬元,較2019年增加47.15萬元,增長7037.31 %,主要原因是:2020年度新購了5輛公車及基層分局購置辦公設備。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年初預算數為104.57萬元,決算數為88.6萬元,完成預算的84.73%,決算數較2019年增加46.53萬元,增長110.6%,其中:
(一)因公出國(境)支出年初預算數為 0萬元,決算數為0萬元,完成預算的 %,決算數較2019年增加(減少)0萬元,增長(下降)0 %。全年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 0個,累計0人次。
(二)公務接待費支出年初預算數為28萬元,決算數為12.22萬元,完成預算的43.64%,決算數較2019年減少4.94萬元,下降28.79%,主要原因是2020年度疫情影響及規范公務接待。決算數較年初預算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度疫情影響及規范公務接待。全年國內公務接待155批,累計接待1242人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累計接待0人次。
(三)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76.38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年初預算數為 51.57萬元,決算數為51.57萬元,完成預算的100%,決算數較2019年增加51.57萬元,增長100%,主要原因是2019年度未購置公務車,全年購置公務用車5 輛。決算數與年初預算數一致;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年初預算數為25萬元,決算數為 24.8萬元,完成預算的99.2 %,決算數較2019年減少0.11萬元,下降0.44%,主要原因是規范管理;年末公務用車保有14輛。決算數較年初預算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強化管理,厲行節約。
六、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0年度機關運行經費支出306.16萬元(與部門決算中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中公用經費之和一致),較上年決算數增加96.39 萬元,增長45.95 %,主要原因是:2020年度增加人員10人、導致辦公費、差旅費、水費等費用增長。疫情期間,市監部門參與防控,印刷費等費用大幅度增長,食品抽驗等委托業務費增長?;鶎臃志忠幏痘ㄔO,導致維修護費和辦公設備購置費大幅度增長,2020年購5輛執法執勤車輛(其中3輛電動巡邏車)。
七、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0年度政府采購支出總額11.66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11.66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 0 %,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11.66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各部門公開的政府采購金額的計算口徑為:本部門納入2020年部門預算范圍的各項政府采購支出金額之和,不包括涉密采購項目的支出金額。)
八、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截止2020年12月31日,本部門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見公開10表《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表》。本部門共有車輛14輛(含3輛電動巡邏車),其中,副部(?。┘壖耙陨项I導用車0輛、主要領導干部用車0輛、機要通信用車0輛、應急保障用車0輛、執法執勤用車14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其他用車0輛;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0臺(套);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專用設備0臺(套)。
九、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一)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我部門組織對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所有二級項目2個全面開展績效自評,共涉及資金 122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總額的100%。
組織對“食品監督抽驗經費”、“ 工作經費”等2個項目開展了部門評價,涉及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2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 0萬元。其中,對“食品監督抽驗經費”、“ 工作經費”等項目開展了績效自評。從評價情況來看,我局項目資金管理使用狀況良好,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健全,執行嚴格有效;實際發生支出的會計核算真實、準確、規范,各種會計核算資料完整;資金的使用合規合法,專款專用,實際支出與預算批復的用途相符,符合有關財經制度及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未發現違反財經紀律與挪用專項資金等現象的發生。
組織對“大余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1個部門開展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涉及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61.95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9萬元。我局成立了局長任組長的績效評價工作小組,對我局2020年度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進行了全面綜合評價。從評價情況來看,整體支出分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兩部分,基本支出的評價重點是厲行節約保運轉,降低行政運行成本;項目支出的重點是規范管理促發展,做到??顚S茫岣哔Y金使用效益。經相關業務股室全面綜合評價,我局2020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分為88.6分。(見附件1)
(二)部門決算中項目績效自評結果。(見附件2)
(應當將2020年度縣級部門決算項目績效自評綜述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進行公開。)
我部門今年在部門決算中反映“食品監督抽驗經費”、“ 工作經費”項目績效自評結果。
1、“食品監督抽驗經費”項目績效自評總體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食品監督抽驗經費”項目績效自評得分為99分。項目全年預算數為 40萬元,執行數為40萬元,完成預算的100%。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一是按要求全面完成了省、市局下達我縣的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796批次,對抽檢發現9批次不合格食品依法開展了核查處置工作,核查完成率100%;二是利用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網絡培訓平臺,組織全縣餐飲業主及從業人員進行線上培訓2次,線下組織食品經營單位、餐飲食品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4次;三是逐步提高我縣食品安全應急演練能力和安全監管能力;四是大余縣20家(在產)食品生產企業均已完成風險評級工作,通過“食安員抽考APP”進行監督抽查考核,抽查考核的企業覆蓋率為100%,考核合格率為100%;五是開展食品小作坊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完成創建指標共3家;六是全縣學校食堂94家,完成“明廚亮灶”79家,“明廚亮灶”率達到84%;國光大余廣場店通過了市級“放心肉菜示范超市”認定。
發現的問題及原因: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工作的復雜性,無法做到抽檢合格率100%。下一步改進措施:一是目前我縣食品安全監管資金財政投入不足、監管經費缺乏,需增加食品安全監管資金的預算;二是人員不足、食品安全檢測設備短缺,需要盡快配強、配齊、配備;三是鄉(鎮)、村級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不完善,村級食品協管員、信息員工作經費不到位,建議由縣財政保障食品協管員、信息員工作經費,進一步加大對區域內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和食品安全監管網絡體系的建設。
2、“ 工作經費” 項目績效自評總體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 工作經費”項目績效自評得分為100分。項目全年預算數為82萬元,執行數為82萬元,完成預算的100%。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一是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對1100余家次商戶進行停業、復業檢查,選派干部進駐8家重點企業,提供“一對一”疫情防控、復產復工服務;二是加強三大安全監管:嚴管食品安全。加強對全縣87家食品小作坊加大監管力度,推進“文明餐桌”行動、踐行“光盤行動”、“拒食野味”、“公筷公勺”的相關宣傳海報、桌貼等各類宣傳資料10000余份;切實保障藥械化安全。疫情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2185人次,檢查藥械經營單位1136家次,醫療機構185家次;切實保障特種設備安全。三是疫情期間為醫療機構共計檢定(校準)計量器具305臺(件),為38家復工復業企業檢定279件計量器具;開展“計量保春耕”專項行動,共計檢查全縣133家農資店經營網點,為農資店現場免費檢定臺秤95臺;四是促進市場平穩運行。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出動執法人員500余人次,查處價格違法及銷售未經檢驗檢疫豬肉案件9起。
發現的問題及原因:部分資金支付進度滯后。下一步改進措施:完善并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安排業務經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部門評價項目績效評價結果。(見附件3、附件4)
每個部門至少將1個部門評價報告向社會公開,報告框架可參考《項目支出績效評價辦法》(財預〔2020〕10號)中《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參考提綱)》。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應以財務會計制度、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以及部門預算管理等規定為基本說明,可在此基礎上結合部門實際情況適當細化?!叭苯涃M支出和機關運行經費支出口徑必需予以說明。
一、收入科目
(一)財政撥款:指縣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
(三)事業單位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財政補助撥款、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各項收入。
(五)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反映事業單位附屬的獨立核算單位按規定標準或比例繳納的各項收入。包括附屬的事業單位上繳的收入和附屬的企業上繳的利潤等。
(六)上級補助收入:反映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
(七)上年結轉和結余:填列2019年全部結轉和結余的資金數,包括當年結轉結余資金和歷年滾存結存結余資金。
二、支出科目
(一)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反映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的基本支出。
(二)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項):反映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支出。
(三)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款)行政單位醫療(項):反映財政部門集中安排的行政單位基本醫療保險繳費經費。
(四)住房保障支出(類)住房改革支出(款)購房補貼(項):反映按房改政策規定,行政事業向符合條件職工(含離退休人員)、軍隊(含武警)向轉役復員離退休人員發放的用于購買住房的補貼。
(五)“三公”經費:納入財政預決算管理的“三公”經費,是指部門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六)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附件1 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評分表(改2020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