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問題是“國之大者”,生育支持政策調整完善事關千家萬戶。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西省關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8月1日,記者就相關內容采訪了省衛生健康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處相關負責人,對政策背景、重點內容進行了解讀。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年齡結構變化,我省面臨出生人口規模下降、群眾婚育觀念轉變等一系列新形勢新問題。在這一背景下,該如何提升育齡人群的生育意愿?完善的政策支持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我省持續充實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工具箱,此次出臺的《若干措施》相較以往更具針對性,具備更強的操作性和執行力,體現了我省對當前人口發展新形勢的積極應對。”省衛生健康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處相關負責人如是評價。
經濟負擔、子女照料等是影響家庭生育決策的重要因素。記者注意到,此次《若干措施》精準聚焦這些現實痛點,從經濟、服務、時間和文化支持等多個維度發力破題,致力于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系。
經濟支持作為生育支持的基礎,能從根源減輕家庭生育壓力。在這一層面,《若干措施》強調生育保險、稅收、醫保等政策工具的使用,強化制度保障。例如,將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納入生育保險范圍,落實3周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加強兒童醫療用藥和醫療費用保障等。為進一步支持積極生育,我省把新生兒參加基本醫保納入常態化實施的民生實事,實現新生兒“出生即保、直接結算”,同時給予新生兒出生后3年內醫保繳費的財政資助。
在時間支持方面,我省將建立生育休假成本共擔機制,加強對產假、生育獎勵假、陪產假、育兒假等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確保生育假期落到實處。在服務支持方面,《若干措施》聚焦住房、教育、醫療、養育等重點領域,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破解“想生不敢生”的困境——鼓勵加大對多子女家庭適當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督促用人單位依法依規保障孕產期、哺乳期女職工權益;在增加公建托育服務供給方面,“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被納入我省2025年民生實事,將通過新建、改擴建嵌入式社區托育服務設施,為群眾提供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樣化服務,并向0至3歲嬰幼兒家庭發放托育服務消費券,切實減輕其經濟負擔。
生育意愿的提升,不僅與實打實的經濟、服務政策息息相關,文化支持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若干措施》提出的“營造生育友好社會環境”任務,倡導培育積極的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健康觀,實施人口高質量發展宣傳教育專項行動,加強人口國情國策教育等。“共同營造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是支持生育的重要一環。通過積極構建新型婚育文化、加強社會宣傳倡導,著力營造生育友好的文化氛圍和支持生育的社會環境,可有效避免片面、負面觀點的頻繁傳播加劇年輕人‘恐婚’‘恐育’的心理。”省衛生健康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人口是國家和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石,建立并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是提升家庭生育意愿、釋放生育潛能、實現適度生育水平的重要舉措。7月28日,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公布,這表明我國生育支持引導和激勵機制正在不斷完善。下一步,我省也將持續優化完善相關政策措施,著力打造人口發展和生育友好高地,全力推動全省人口高質量發展。(記者 倪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