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鎮人大主席團的監督關心下,全鎮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們圍繞打造“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大余次中心”目標,聚焦“作示范、勇爭先、善作為”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興產業、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全鎮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一)2023年,我們積極探索、銳意進取,產業經濟蒸蒸日上。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多元推動農業產業,新建水稻工廠化育秧中心及農事服務中心,大力推行機插秧,成功推行水稻生產功能區劃分,積極落實雙季稻和油菜種植,生產任務圓滿完成,糧油生產實現穩中有升,并榮獲2023年全縣糧食生產工作一等獎。打破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結合高標準農田升級改造,成功探索“贛南早蝦雙季稻”高效農業發展新模式,2023年全鎮流轉、改造土地0.35萬畝。水西村鵪鶉工廠化養殖產業園穩步發展,養殖鵪鶉百余萬羽,新質生產力得到進一步挖掘。依托鎮域經濟、區域優勢和廠房資源,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外出開展考察學習、招商引資8次,專題調度村集體經濟工作7次,2023年村集體經濟總收入945.8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790萬元,占總收入的81.45%,同比增長8%;村均村經營性收入達34.35萬元,同比增長25.5%,經濟質效進一步提升。有序開展全國第五次經濟普查工作,清查轄區經濟個體5360個,占全縣22%,鎮域經濟保持活躍向好態勢。
(二)2023年,我們齊心協力、真抓實干,鄉村振興行穩致遠。聚焦六個方面和八類重點人群,以“兩不愁、四保障”為重點,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全年開展2次“大排查”工作,共排查農戶3.23萬戶次,新增納入73戶293人,消除風險60戶221人。落實產業獎補到戶資金290.47萬元,辦理小額信貸102人510萬元。注重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投入1073.6萬元銜接資金項目全面建成23個涉及水利、道路硬化、污水處理等民生工程項目。爭取400萬元,成功推進城背路西延、塘背上大橋南北岸引橋、幸福大道南延伸段道路等項目收尾工程。爭取上級資金200余萬元,整改老新樟公路三岔路口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極大地改善通行環境。強化產業就業幫扶,開展現場招聘2次,為320名群眾解決就業問題;開展脫貧戶技能培訓3期216人次,脫貧勞動力就業率達82.78%;構建“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全鎮開發就業幫扶車間13家、8家農民合作社、3家家庭農場、42個扶持產業基地,培養45個創業致富帶頭人,帶動600余戶脫貧戶實現增收。
(三)2023年,我們以民為本、用心用情,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始終堅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理念,盯牢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落實好動態調整機制,低保、特困、高齡和孤兒養育津貼、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惠及民生成效激增。2023年,新增低保71戶113人,分散特困58戶59人;發放30戶困難家庭救助金7.6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1345人次18.82萬元,高齡補貼1379人次11.72萬元,孤兒撫育14人次21.76萬元,冬春救助6797人次91萬元,教育補助4183人次268.23萬元,雨露計劃709人次158.55萬元。持續開展醫保、社保政策宣傳,1.39萬人社保續保,醫保征繳率達98%。以創建美麗鄉鎮及創建國家衛生鄉鎮為契機,堅持轄區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相結合,清理196處垃圾7.2噸,治理農村污水溝渠68次43處,11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成投入使用,有效遏制污水橫流現象。積極整改我鎮涉及中央、省環保督察問題交辦信訪件24個。集體約談國道沿線存在問題的6家砂場,完成觀路企業聚集區的初步整治工作。常態化開展秸稈禁燒巡查、大氣污染防治整治工作。持續推進河長制、林長制,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四)2023年,我們創新機制、多元共治,社會大局平安穩定。以創建平安新城為目標,高效統籌抓好矛盾糾紛化解和安全生產,實現由“被動維穩”向“主動創穩”的根本性轉變。推行鄉村治理“網格化”工作機制,將環境整治、綜治與鄉村治理有效融合網格管理,形成“網中有格、人在格上、事在網中”的工作格局,社會治理持續向好。組建45支理論宣講隊,深入村組宣講黨的創新理論,結合“四百”活動,召開戶主會、鄉村夜話295場,收集民意456條,為民辦實事450余件,進一步融洽干群關系。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舉辦廣場舞大賽、龍蝦啤酒節、村“BA”、文藝晚會等活動9場,開展各類先進典型評選活動70余次,發放“獎教獎學”獎金29.7萬,引領鄉風向善向好。2023年向部隊輸送23名有志青年,其中大學生畢業生20名,兵源質量穩步提升。組建新城商會,凝聚鄉賢力量參與新城發展,動員社會各界教育捐款50.5萬元。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023年排查矛盾糾紛184件,化解172件,化解率93.4%,按期辦結上級轉辦件90件。開展普法宣傳活動17次,統籌做好預防電詐、掃黑除惡、禁毒等工作,年內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注重培養鎮村兩級應急管理隊伍,組織執法、應急等業務培訓20余次,基層應急處突能力得到提升。全年開展燃氣、自建房、道路交通、消防、校園周邊安全等各類安全執法檢查238次場所1346處,整改隱患209處。全力做好森林防滅火、防汛抗旱等工作,全鎮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持續推進經濟發達鎮擴權賦能,高效承接落實198項審批服務執法權限,2023年辦理政務服務事項1.98萬件,按期辦結率、好評率均為100%,獲評全省第一批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鄉鎮,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奮斗歷歷在目,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鎮人大和社會各界監督與支持的結果,凝聚了各位代表的智慧和力量,飽含了全鎮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機會,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新城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前進的道路上還有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產業利益聯結不夠緊密,產業發展市場拓展不寬,農業產業化、集約化、標準化程度不高;二是經濟發展的思路不寬,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多;三是少數干部作風不實、能力不足。對于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認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在實現全鎮高質量發展目標上闖出新路子、邁上新臺階。
二、202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全省“大抓落實年”,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上級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按照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和市委“三大戰略、八大行動”決策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改善民生,穩定社會大局,堅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主線,加快建設“五個基地”,實現“六個主要目標”,為加快建設更高層次實力活力美麗幸福現代化大余貢獻新城力量。
(一)狠抓產業發展,著力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緊扣主攻工業主線。把工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招商引資專班機制,圍繞新城工業園區、標準廠房等資源,引進“補鏈強鏈延鏈”項目,強化筑巢引鳳能力,鼓足干勁開展招商活動,高質量完成年度招商引資任務,不斷夯實“一級財政”試點和經濟發達鎮基礎,筑牢新城經濟基礎。
嚴守糧食安全底線。抗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嚴守耕地“紅線”,遏制“非糧化”,防止“非農化”,推廣農業“大托管”模式,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深入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全力推進龍王廟村、南豐村、橋西村、水西村、窯孜前村、樟樹下村、周屋村等7個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進一步推廣“贛南早蝦雙季稻”種養。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常態化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充分挖掘各村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加工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積極爭取15萬只蛋雞養殖基地項目落地。強化產業就業幫扶,千方百計為群眾解決就業問題。
(二)狠抓改革落實,著力激發基層內生新動力
持續完善基礎設施。緊盯圩鎮斷頭路等基礎設施短板,完善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及配套設施,加大污水管網的建設和維護力度。加快提灌站等小型水利設施建設,鞏固河湖水庫保護成效。重點推進新城鎮農民體育培訓中心、新城鎮文體中心綜合體、新城二小工程建設。
穩慎推進宅改試點。扎實推進耕地恢復圖斑整改和衛片圖斑查處,實現違法圖斑清零。深入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力爭全年完成3宗地以上入市。持續做好宅改試點,推廣農村宅基地“線上+線下”審核監管,規范建房行為,多渠道多方式探索宅基地退出方式,盤活用好閑置資源。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健全政務服務“7+”聯動工作機制和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體系,提升企業、群眾便利度和獲得感。推進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全面整合公安、交警、市監等執法資源,統一調度、指揮,實現基層執法“依法管”。
(三)狠抓民生保障,著力增進民生新福祉
兜牢兜實民生保障線。全面落實就業、產業、創業、金融、醫療、教育、易地搬遷后扶等幫扶政策和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低保救助、臨時救助、特困救助等社會保障政策,廣泛宣傳推廣三孩獎勵申報政策。扎實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激發鄉村治理新效能。持續深化移風易俗行動,鞏固綠色殯葬改革成果。動員團結鄉賢,積極參與新城發展,廣泛開展獎教獎學、先進典型表彰、孝老愛親等活動,推動形成良好的鄉村治理效能。持續開展“四百”活動,密切干群關系。積極開展老齡事業和關心下一代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工作,統籌做好統戰、民族、宗教、殘聯等各項工作。
(四)狠抓社會治理,著力開創穩定大局新樣板
堅決守好安全底線。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緊抓實各行業各領域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重點推進“拆牌、破網、清通道”專項整治行動,全力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加強校園周邊安全治理,持續做好防溺水、控輟保學等工作。壓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統籌做好森林防火、地質災害防治、防汛抗旱等工作,做好日常宣傳引導、應急演練、常態化巡邏,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筑牢安全“防火墻”。
深化平安新城建設。積極妥善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持續推進治理重復信訪和信訪積案化解,做好重點時期重點人員管控。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電詐等各類違法犯罪,確保新城社會環境穩定和諧。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推動“法律明白人”法治培訓全覆蓋,堅持并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
持續構建生態和諧。堅持不懈抓好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機制砂廠等環境違法專項行動。全面開展中央省市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回頭看”,常態化開展禁止野外用火工作。推動城鄉環境整治落實落細,持續完善農村廁所設施,推動廁所革命。
(五)狠抓自身建設,著力提升政府效能新形象
抓擔當作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上級決策部署,結合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進一步厘清思路和工作重點,完善政策舉措,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目標方向砥礪前行,深入開展“大抓落實年”活動,始終把講政治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
抓作風建設。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馳而不息糾治“四風”。強化過緊日子思想,深化財政績效管理,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指出,有限財力優先保民生、促發展。加強政務公開,深化基層政務公開規范化標準化建設質效,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和輿情熱點。始終保持高的站位、嚴的標準、實的作風、廉的底色,持之以恒推進自我革命,崇尚實干、狠抓落實推動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效。
時局日新,征途如虹;揚帆破浪,正當其時。各位代表,2024年將是攻堅克難、充滿挑戰的一年,也將是充滿希望、播種未來的一年,我將以團結奮斗、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發狀態,以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不懈精神,勠力同心、守正創新,確保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