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縣池江鎮九水畬族村情簡介
一、基本情況
九水畬族村地處大余縣池江鎮的南部章江河畔與該縣新城鎮京州村接壤,距離縣城25公里,轄12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420戶1516人,其中:畬族人口689人;共有3個黨小組,黨員32名,其中女黨員7名,村“兩委”干部6人;脫貧戶69戶248人,已于2020年底全部脫貧。全村現有耕地1035畝,山林1998畝。主要種植水稻、花生、玉米。去年人均純收入18000余元。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20年道路修復、硬化總投入230萬元。其中,長江橋頭到紅糖廠道路硬化(章江河河堤路面硬化)2.38公里;長江村部到九水村畬族村部路面修復1.8公里,極大地改善了九水畬族村的交通道路基礎設施;投資150萬元啟動新建組、老屋下組、江孜口組、鴛鴦棚組、新屋下5個新農村建設點,進一步提供村民一個舒適的生活場所,豐富村民的業余生活;投資21.83萬元新建一座抽水泵、水利灌溉設施水渠900米,提高九水村農業設施的整體水平。
二、主要成效
(一)產業發展方面,全村農民以種植水稻為主要產業,優質雜交水稻得到全面推廣,產業結構的調整也隨市場的需求而逐年加大,甜玉米的種植達300余畝,成為全村經濟作物的支柱產業,專業種植蔬菜、冬瓜種植、蔬菜販運的農戶不少,全村蔬菜種植面積達300余畝。
(二)村集體經濟發展方面,我村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提倡的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號召,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產業。2025年,村集體經濟發展稻蝦養殖65畝左右,在九水民族小學建有50.88kW九水畬族村村級光伏電站,村部樓頂建有26.5kW村級光伏發電站,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穩步增長,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0.3萬元。
三、經驗做法
(一)九水畬族村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稻蝦基地優勢,帶動脫貧戶就業,目前已解決30戶脫貧戶就業問題,極大地提高脫貧戶的經濟收入。
(二)因地制宜,積極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九水畬族村位于章江河畔,土質松軟,適合種植經濟作物,九水畬族村積極培養致富帶頭人,2025年我村發展稻蝦養殖65畝,冬瓜種植20畝,現運轉穩定,帶動就業人口2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