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江鎮莊下村村情簡介
莊下村位于323國道南側,東臨池江鎮新江村、南臨池江鎮板棚村、西臨池江鎮楊村村、北面連接圩鎮,是一個純農業村,全村有耕地面積2299.52畝,村小組13個,黨小組6個,中共正式黨員63名。農戶1200戶,農業人口3268人。
為大力推進莊下村脫貧攻堅取得更大成效,莊下村黨支部確定了“綠色發展、長效發展、帶動發展”的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思路,支部在不斷調研考察的基礎上,于2017年7月成功引進大余順泰新型農業現代化蔬菜基地,并成功打造成支部引領生態發展脫貧攻堅示范基地,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脫貧攻堅產業發展、貧困戶就業增收等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效。
大余順泰新型農業現代化蔬菜基地地處贛州市大余縣池江鎮莊下村,是一家以蔬菜種苗繁殖、生產種植、技術研發推廣于一體的新型農業現代化農業企業。基地總投資6000萬元,建有高標準蔬菜大棚、拱棚,特種種植區和育苗區,主要種植西紅柿、黃瓜、五彩椒、絲瓜、小南瓜等蔬菜作物,年產蔬菜2500噸,產值2000萬元。該基地擁有專業的農業技術人員隊伍,以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理念和體制的層層創新為突破口,注重投資者獲利、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有效結合,對拉動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優化,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基地采取村黨支部負責流轉土地并介紹勞動力給基地作為入股形式,基地每年分紅3萬元作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項目。基地建成以來,流轉農田350余畝,涉及貧困戶10余戶,每年流轉土地收益850元/年,吸納周邊村莊剩余勞動力就業,已有60多個貧困戶在基地務工,每月收入2000-3000元,進一步提升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作為引領綠色發展,支部引領生態發展脫貧攻堅示范基地,大余順泰新型農業現代化蔬菜基地正在一步步壯大勢力,努力打造一個高標準、高科技的現代化農業基地,為支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為莊下村脫貧攻堅增添強勁動力。
池江鎮莊下甘蔗基地農業專業合作社由吳德華等人發起,于2017年9月成立,并通過了當地工商注冊,章程、制度齊全。合作社以服務社員,謀求社員的共同利益為宗旨,以服務農民為對象,股東以股份制的形式入股,社員以土地參與。經營運作情況:種植甘蔗、蓮藕、蓮子、水稻、西瓜等農作物,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技術、信息和產品的加工、銷售等服務。主要以甘蔗種植加工為主。年合作社的榨塘廠加工生產紅糖30萬斤,經濟產值240萬元。通過土地流轉,今年種植甘蔗近300余畝。由于甘蔗面積種植的擴大,紅糖的銷售僅限于本地和周邊地區,出現滯銷,供大于求,價格偏低的現狀。合作社通過市場調查,決定對產品進行轉型,在鎮村的支持下,投資40萬元建造了一個占地面積680平方米的釀酒廠,利用紅糖加工白酒。目前已投入生產,預計每月可以處理紅糖3萬斤,生產52度白酒1萬斤左右,現在每斤批發價在45元,產值可達40多萬元。
在產業發展方面,以優質雜交水稻、甜玉米、花生、蓮藕為主導產業。安裝有100W的村級光伏發電,有2個農村合作社,1個蔬菜基地,1個扶貧車間,3家紅糖加工廠,1家紅糖酒廠,2家燙皮廠,1家木材加工廠,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通過新農村建設和鄉風文明建設,全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村容村貌大為改觀,村集體經濟收入明顯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