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村村情簡介
一、自然地理
大龍村位于黃龍鎮西北部,地處北緯25度世界公認的黃金生態帶,轄地22平方公里,耕地950畝,山林29030畝(其中竹林面積2500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92.6%,負氧離子含量平均值達19萬/立方厘米,PM2.5個位數值的天數每年在300天以上。村內竹柏、樟樹、毛竹分布較廣,河麂、白鷴、斑林貍等時有出沒,國家、省級重點保護動植物總計數十種,空氣、水源、土壤環境質量均達國家一級標準。大龍村現有村“兩委”干部7人(村委4人支委3人),此外還有退役軍人專干1人,文明實踐員1人,村內無小學和幼兒園,有農家書屋1個。駐村幫扶單位大余縣人民檢察院,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1名,駐村工作隊員2名。
二、居民狀況
大龍村共422戶,戶籍人口1260人,姓氏無明顯宗族化特征,“黃”“藍”“謝”姓較多。大龍村勞動人口大量外出務工,目前常住人口僅73戶248人,主要收入來源于本地務農(種植油茶、臍橙、竹筍等)和村內企業(丫山景區、茶園、竹筷廠等)務工。全村現有脫貧戶44戶106人,監測對象14戶55人(脫貧不穩定戶5戶15人、邊緣易致貧戶4戶22人、突發嚴重困難戶5戶18人),其中已消除致貧返貧風險8戶31人,未消除致貧返貧風險6戶24人。2024年新增監測對象4戶18人,其中脫貧不穩定戶1戶6人,突發嚴重困難戶3戶12人。2025年新增監測對象1戶5人,為突發嚴重困難戶。全村現有脫貧戶及監測對象51戶144人。
三、村黨組織建設情況
大龍村設有1個黨支部,下設3個黨小組,現有黨員27名,其中男性黨員22人,女性黨員5人,60歲以上9人,35歲以下12人,學歷本科及以上6人,大專7人,中專及以下14人。
四、產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大龍村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圍繞鄉村旅游、集體山林等大力發展生態經濟。轄區有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4A級景區——丫山風景區、贛南最大的一座具有明代建筑風格的廟宇——丫山靈巖寺,山腳處有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世界鎢都博物館等。此外,村內還有A哆鄉村、A哆水寨、丫山漂流等游玩項目,農家樂、民宿等32家旅游業態,每年接待游客300-350萬人次以上。2024年大龍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123萬元,全村1000多村民實現人均分紅800元,連續四年進行分紅。
五、社會治理情況
大龍村堅持黨建引領,以政治統領凝聚共識,以自治賦權激發群眾參與活力,以法治思維筑牢治理底線,以德治教化培育文明新風,以智治支撐提升服務效能。通過“五治”協同發展,推動治理資源整合、機制聯動、效能倍增,形成“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的善治格局,先后榮獲2019年“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019年“國際森林鄉村”、2021年“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2023年“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江西成功實踐現場教學示范點”、2023年度“黃龍鎮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第三名”等榮譽稱號,成為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的生動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