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結合省、市在礦山各類督察、信訪舉報、網絡輿情、執法監察、審計整改等方面發現存在的突出問題,大余開展礦山領域生態環境問題復查工作,持續推進礦山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厚植綠色生態底色,全面提升生態質量和穩定性,為更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貢獻大余力量。
一、堅持分級分類管理。深入開展尾礦庫隱患排查治理,堅持“一礦一策”,分解細化各項整治措施,實行分類分級管理。目前,大余縣環境監管清單尾礦庫共15座,均按照尾礦庫分類分級環境監管要求,有效提升尾礦庫環境監管效能,其中一級環境監管尾礦庫1座,二級環境監管尾礦庫13座,三級監管尾礦庫1座。
二、強化動態監督執法。持續開展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建立風險清單和整改臺賬,2022年排查尾礦庫污染隱患26處,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完成整改銷號。2023年隱患排查問題8處,下發提醒函5份,有效防控環境污染風險。加強礦山水污染防治,提升章江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全縣在產鎢礦3家,已安裝廢水自動監控設施,并于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對外排廢水水質實時監控。
三、全面推進礦山治理。加強對礦山開采、尾礦堆放、礦區內運輸環節的生態環境保護、污染防治等工作監督管理;依法依規備案非金屬礦山開發項目。做好對開采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環境污染糾紛、歷史遺留環境問題的整治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治理,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深化礦山生態治理,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編輯:黃蔚杉
編審:申高林
監制:王 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