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大余生態環境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樹立“使命必達”的工作態度和“心系人民”的工作情懷,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奮力推進美麗贛州建設中彰顯大余環保鐵軍責任擔當。
一、全員篤學夯思想,塑造“忠誠衛士”
支部始終圍繞“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這一主線,不斷創新理論學習形式。鉚定“圓心”,黨組班子示范學;描實“半徑”,以點帶面骨干學;拓展“圓周”,結合實際現場學,以理論學習和現場活動為載體激發黨支部活力,為鞏固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筑牢思想根基。截至目前,共開展黨組理論學習和支部學習11次,現場教學3次。
二、全心致力強能力,塑造“環保衛士”
支部始終堅持以培訓強筋健骨,邀請專家開展專業授課5期,按需定制課程“菜單”,堅持領導班子和業務骨干帶頭上講臺傳思想,組織青年干部理論學習7期,開展公文寫作比賽和環保業務知識競賽2期,將講學同抓業務、抓發展、抓服務、抓落實深度融合。
三、全意修身守底線,塑造“清廉衛士”
支部始終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組織黨員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警示教育基地6場次、黨紀黨課2場次,提醒談話10余人次。鼓勵58名干部職工和家屬簽訂黨風廉政承諾書和助廉倡廉承諾書,有效培育勤政倡廉之風。
四、全力奮進勇拼搏,塑造“攻堅衛士”
支部始終堅持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
核心,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和經驗優勢,組織黨員干部帶頭深入一線促環保、紓民困200余人次,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生態環境治理難題。充分發揚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精神,持續耕耘生態環境“責任田”,截至目前全縣PM2.5平均濃度17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7%;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國控斷面、省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100%,切實以組織優勢推動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生態美麗大余。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綠色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積極深入掛點長嶺村開展產業幫扶,實現年均增收10.34萬元,以“含綠量”賦能“含金量”。
編輯:李錦鈺
編審:申高林
監制:王 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