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池江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齊心協力、奮發有為,帶領全鎮干部群眾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砥礪前行,推動池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2024年工作總結
1.黨的建設更加堅強有力。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黨章黨規及上級相關政策文件,依托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員教育培訓、“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多種形式,深入研讀原著、原文,領悟原理,明確方法。堅決扛起主體責任,緊跟上級精神,緊扣主題主線,緊抓警示教育,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年內開展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12次,各黨支部組織集中學習152次,開展案例警示教育32次。堅持推行周三學習例會制度,開設“琢璞計劃”之“青年干部大講堂”“專家講堂”“博士講堂”等欄目,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建強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隊伍,嚴格落實“六個必訪”,做到“四個清清楚楚”,全面走訪摸排17個村(居),研究確定30名后備力量人選。著力壯大村集體經濟,立足鎮域資源稟賦和發展優勢,興建并啟用多村聯建麻鴨養殖基地發展麻鴨現代養殖業,預計可為楊梅村、九水村、坳上村、高林村村集體經濟年增收可達5萬元以上。截至2024年10月底,全鎮80%的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過20萬元,30%的村超過50萬元,其中楊梅村突破100萬元。
2.產業發展更加興旺。糧食生產穩步推進,落實早稻種植面積1.6萬畝,其中50畝以上種植大戶56戶約9400畝;中稻種植面積1.3萬畝;晚稻面積1.69萬畝;較好完成了全年糧食生產任務。持續加大特色農產品扶持力度,建成年孵化鴨苗100萬羽的楊梅村麻鴨孵化中心、年出欄麻鴨5萬羽的多村聯建麻鴨養殖基地,池江鎮現代麻鴨養殖業進一步壯大;一體推進種養循環發展,發展稻鴨養殖50畝、稻螺養殖86畝、稻蝦養殖28畝,走出一條綠色循環新“稻”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主動前往珠三角和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對接企業引進項目,分別引進工業類和農業類項目2個,引進資金3700萬元,正在跟蹤洽談項目3個。依托池江鎮假發產業數量多且集聚的優勢,培育壯大假發產業集群,向上爭取資金400萬元興建新江假發產業標準廠房,整合轄區的假發企業,引導行業集群化發展,帶動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增收。
3.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堅持發揮公共設施項目“惠民生”作用,投資606.32萬元,實施池江鎮社會田徑場項目,建成標準400米塑膠田徑跑道、11人制人工草坪足球場、籃球場及相關配套附屬設施、健身器材等,有效解決了以往我鎮無大型體育活動場所、群眾健身困難問題,滿足全鎮群眾的運動健身、休閑娛樂需求,讓池江百姓實現了家門口的“運動自由”,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大力推動水利項目建設,向上爭取資金3587萬元興建蘭溪板棚河堤(目前已完成進度的50%);爭取資金539萬元用于蘭溪村高坎下河堤除險加固工程(目前已完成進度的90%),爭取資金5229.37萬元用于章水灌區二期工程建設(目前已完成進度的40%),項目建成后將大幅提升了農田灌溉及防洪抗旱能力。大力發揮產業項目促發展,總投資77.86萬元實施池江鎮楊梅村稻谷烘干廠房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后輻射周邊村居,節約稻谷烘干費,村集體增收約5萬元;依托中組部第四批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資金,投資150萬元建成村集體經濟項目鱷魚養殖基地,引進大余縣漁錦記生態養殖有限公司進行鱷魚特種養殖,每年為村集體增收7萬元。
4.民生保障更加穩固。持續加強“兩險”擴面征繳力度,全鎮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9.5%以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續保參保率穩定在90%以上。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工作主線,緊盯“兩率一度”任務目標,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組建“駐村領導+駐村隊員+幫扶聯系人”鎮村兩級作戰體系,常態化開展“村村過點、戶戶過關”大排查,對人均年收入、“三保障”和安全飲水政策落實等10項指標,逐戶逐項全覆蓋摸排,發現問題立即整改,以“繡花”功夫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2024年核實各級反饋預警線索共計95條,新識別納入監測對象103戶397人,消除致貧風險84戶310人。積極推進社會救助工作,充分發揮“鐵腳板”核查作用,強化低保動態管理工作,形成“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動態管理的社會救助工作長效機制,截至目前,全鎮分散特困戶113戶,低保戶1158戶2337人。推進健康鄉鎮建設,聯合鎮衛生院在全鎮范圍內開展免費健康體檢,2024年,累計開展健康教育活動11次,向群眾發放健康知識手冊2350余份,切實提高轄區內居民健康水平和自我保護健康意識。
5.社會治理更加有序。推動構建“防、管、治”三管齊下的基層維穩工作機制,積極探索“調解+”工作新模式,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化解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推動全鎮上下深入細致做好信訪工作。2024年,鎮村兩級協同成功化解矛盾糾紛20余起。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年內召開5次行政執法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發現并整改問題6個,累計開展巡察4000余次,發現并現場協調處理問題38個,包容審慎執法,輕微不罰、首違不罰案件數91宗,與縣直執法部門聯合執法數4宗,有效提高全鎮依法行政水平。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當作頭等大事抓緊抓實,守牢安全紅線,強化責任措施落實,建立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將圩鎮重點區域劃分為17個網格,嚴格落實“三個必須”和“誰主管誰負責”“誰靠近誰牽頭”要求,常態化開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電動車違規充電整治等專項行動,組織鎮村干部開展排查“九小場所”、人員密集場所、校園周邊群租房等重點場所,現場指出突出風險隱患,拆除存在安全隱患的城鎮危舊房、農村危舊房共29棟,排查并整改國道沿線、農村道路安全隱患共35處,推動6家校園國道周邊快遞企業集中搬遷至電信街,推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