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審計機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立足經濟監督定位,依法履職盡責、從嚴開展審計。黨建(審幫促爭先工程黨建品牌)、內審工作分別在全市審計工作會暨“大抓落實年”動員部署會、全市內部審計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經驗發言,局機關黨支部被評選為縣直機關“四強”黨支部。
一、工作情況
(一)聚焦政治站位,堅決把牢審計工作方向
一是推動縣委審計委員會高效運行。籌備召開了縣委審計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積極謀劃2024年項目計劃,研究部署審計重點工作。嚴格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通過審計專報、重大事項報告等形式向縣委審計委員會及時全面準確報告審計情況、請示重大問題,向縣委審計委員會報送審計專報16篇。
二是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結合實際,制定《黨紀學習教育工作二十條措施》,圍繞“全員學紀”抓實集中學習,圍繞“人人知紀”抓實個人自學,圍繞“忠心明紀”抓實理解領悟,圍繞“帶頭守紀”抓實執行落實,進一步提升審計機關干部職工紀法意識。黨員干部對照《條例》查擺出自身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方面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切實抓好了問題整改。
三是推動審計整改提質提效。堅決把“治已病、防未病”作為落實審計整改的根本要求,指導完成了縣委書記、縣長自然資源審計整改工作,協調水利局、林業局、城管局、自然資源局等8個單位,跟進落實36個審計問題整改工作。開展2020至2023年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回頭看”,督促指導各責任單位落實整改。向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報送經濟責任結果報告12篇,積極配合十五屆縣委第八輪、第九輪巡察,及時提供相關審計檔案資料,抽調3名業務骨干參加巡視巡察工作,充分發揮了審計專業優勢。
(二)聚焦中心大局,持續提升審計監督質效
一是深化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緊緊圍繞縣級財政財務收支和優化營商環境、鄉村振興銜接、改善服務民生等熱點領域,完成了對大余縣2023年財政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情況的審計,移送問題線索1件。盯緊看好寶貴的財政資金,督促各單位認真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完成了對縣花卉和果業發展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水土保持局、教師進修學校、體育局5個單位財政財務收支情況的審計,審計發現預算編制不完整、專項資金使用不合規、公務接待制度履行不嚴格等問題27個。
二是深化專項審計調查。對大余縣2023年鄉鎮“三公”經費及鄉鎮綜合便民服務中心資金管理使用情況、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孤兒保障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水污染防治情況、鄉村振興銜接資金等開展專項審計調查,審計發現虛列支出、項目資金未落實到位、項目管護不到位等問題53個,移送問題線索2件。
三是深化國企審計。開展了大余縣工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2021—2023年度資產負債和損益情況專項審計調查,圍繞該企業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合法、效益情況,揭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和典型性問題,防范和化解企業在經營和投資等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促進企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科學發展,移送問題線索2件。
四是深化經濟責任審計。突出對權力運行、責任落實、作風改進和廉潔自律情況的監督,完成了對南安鎮、內良鄉、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局等9個單位13名黨政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審計,審計查出領導干部在履職過程中存在重復發放津補貼、報賬資料不齊全、往來款未及時清理等問題112個,提出審計建議41條,移送問題線索2件。
五是深化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完成工程竣工決算審計項目3個,涉及金額783.46萬元,節約財政資金10.09萬元。對2021—2023年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農村供水保障項目投資情況開展專項審計調查,詳細了解農村飲水工程在項目規劃、資金撥付、建設施工、水質達標等方面的情況,移送問題線索4件。開展了大余縣2018—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情況審計,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提出的重點任務,聚焦高標準農田建設,持續關注糧食穩定安全政策要求、資金使用效益、項目建設目標等內容,對涉及的重點專項資金籌集管理使用情況、重點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全流程、全鏈條審計,在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民增收工作中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六是深化內部審計。穩定有序推動內審機構增點擴面,重點關注資金量大、下屬單位多的被審計單位,以及具有行業和系統管理職能的部門,推動重點部門、醫院、國有企業等成立審計委員會。截至目前,已實現鄉鎮(城市社區)內部審計委員會全覆蓋。
(三)聚焦黨建引領,推動機關建設提質增效
一是持續擦亮“‘審幫促’爭先工程”黨建品牌。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定期研究黨建工作。制定了《2024年“審幫促”爭先工程黨建品牌示范點創建工作計劃》,分層次在縣直單位、鄉鎮、村三級打造“審幫促”示范點,加強引導,突出示范作用。制定“黨建帶群團、活動促融合”工作計劃,積極組織黨員干部開展黨日活動、團日活動、工會活動、婦女活動和業務學習考察活動,構建了黨建與群團組織、審計文化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抓好法治建設工作,通過集中宣傳、審計進點會、現場審計等開展普法宣傳工作。扎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今年掛點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0.2萬元;積極向上爭取資金64.8萬元,用于水稻種植業基地水利建設項目和水稻產業基地筑堤防洪防汛建設項目。
二是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始終堅持黨管意識形態不動搖,全面壓實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一崗雙責”要求,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話語權,引導干部職工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創文鞏衛、文明單位創建等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加強陣地管理,嚴格執行“三審三校”制度,截至目前,縣級以上媒體報道我縣審計工作58篇(條),其中《審計與理財》“江西審計網”等省級以上媒體刊用18篇(條)。
三是壓緊壓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人責任、“一崗雙責”,把黨風廉政工作融入審計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開展了廉政談話,切實加強對領導班子成員的監督,不斷壓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班子成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定期研究、部署、報告分管領域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加強對分管干部的教育監督和管理,及時發現、提醒、糾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四)聚焦隊伍建設,不斷塑造審計鐵軍形象
一是鍛造優良政治品質。堅持“緊嚴細實”抓學習,充分利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學習審計政策法規、上級審計機關動態、兄弟縣市經驗做法、優秀典型審計案例解析。
二是鑄造過硬紀律作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審計“八不準”工作紀律和“四嚴禁”工作要求,經常性開展廉政教育,通過觀看警示教育片、通報違紀違法案例、參觀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警示審計干部要始終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嚴格執行審計進點工作操作規程,規范審計工作程序,按要求進行審計公示,主動接受被審計單位和群眾的監督。開展爭創“十最”(學習最勤、心靈最美、嘴巴最甜、笑容最真、態度最好、作風最實、效率最高、質量最優、風評最佳、環境最靚)先進股室活動,激勵審計干部更好地履職盡責。
三是錘煉精湛業務本領。實行“導師制”“老帶新”工作機制,有計劃安排年輕干部擔任重點審計項目主審,注重在干中學、在學中練。開展審計業務擂臺賽,通過實際案例和數據分析,交流審計經驗,展示審計成果。開展審計“明白人”培養工程,秉承“人人都可上講臺”的原則,給予每一位干部職工展示自身專長的機會,推動“學習型”審計機關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在財政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和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等各類型審計,都有“專家型”業務能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