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新城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2024年度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現將我鎮2024年工作總結及2025年工作計劃匯報如下。
一、2024年工作總結
(一)黨的領導全面加強,黨建基礎不斷夯實。一是理論學習有深度。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截至目前召開黨委會40次、黨委中心組學習會13次,開展宣傳宣講20場次、“書記講黨課”4次、青年干部大講堂4次,以上率下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二是黨建引領有高度。堅持以黨建引領業務發展,扎實推進“書記領航”項目,提升“三抓一增”能力,促進鄉村治理效能提質增效,兩級書記共領題34個。截至目前已發展黨員20名,表彰“優秀共產黨員”30名,“優秀黨務工作者”8名,“先進基層黨組織”6個。強化村級后備力量培育,儲備村級后備干部142名。開展“薪火相傳·青藍以承”師徒結對幫帶活動,15名黨政領導幫帶培養65名青年干部。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明確辦文辦會辦事流程,控制辦公成本,2023年較2021年辦公費用下降39.5%、公務接待費用下降18.9%。全力盤活資源,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截至10月底,全鎮23個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728.56萬元。三是從嚴治黨有力度。聚焦行政執法、農村“三資”等領域,高站位、硬措施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目前共自查問題137個,完成整改情況136個,移送問題線索22條,建章立制數12個,為民辦實事70件。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常抓警示教育、廉政教育,開展集體廉政談話2次,開展培訓10期,筑牢自律防線,切實轉變干部作風。
(二)綜合實力穩中向好,發展活力不斷增強。一是堅持抓產業、穩三農。全面推行農業“大托管”服務模式,促成大余縣富華農機專業合作社落地,建成我縣首家全程機械化農事服務中心,提供種糧全過程服務,發展雙季稻種植,落實早稻19054.7畝、中稻14015.4畝、晚稻20116.3畝,油菜3142.5畝。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結合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持續發展“贛南早蝦雙季稻”共計5156畝。有序發放耕地地力保護、稻谷、糧食生產獎補等各類涉農補貼722萬元。二是堅持抓項目、增動能。聚焦基礎設施、鄉村振興、民生改善等關鍵領域,補短板、強弱項、延鏈條、增動能,持續推動新城鎮糧食產業加工基地、王屋嶺村農產品加工基地等29個重點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已完工12個,文體中心主體建設已完工。進一步優化調整年度銜接資金項目庫,共安排項目24個1127.9萬元。繼續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中央、省、市水利相關資金項目6個,總投資222萬元,28座病險山塘列入整治加固計劃。三是堅持抓振興、固成果。聚焦“兩不愁四保障”,常態化開展防返貧監測排查工作,截至11月,全鎮脫貧人口(含監測對象)2213戶7546人,新增“三類人員”146戶538人,消除風險105戶443人。申報產業獎補2363戶275.2萬元,其中包括“兩類重點人群”28戶4.9萬元。申報教育補助3574人次164.28萬元,交通補貼1386人61.1萬元,雨露計劃366人55萬元。聚焦六個方面和八類重點人群,開展防返貧監測大排查,共排查農戶17075戶。
(三)改革發展統籌推進,城鄉面貌不斷改善。一是深化重點改革。嚴格落實農村建房監管“五到場、一公示”職責,規范建房秩序,累計巡查900余人次,制止未批先建行為3起。深入推進農村亂占耕地建房住宅類房屋專項整治,強化耕地保護,截至目前,下發圖斑894宗,甄別剔除類169宗,整治類圖斑725宗,需整治圖斑中非拆除類302宗,已全部按要求補辦手續,實行有償使用,拆除類423宗,已拆除411宗,已全部通過省級驗收。二是嚴守生態底線。全面落實美麗贛州(大余)建設行動,緊盯突出環境問題,堅持“一企一策”、疏堵結合,全力摸排整治轄區機制砂廠、“散亂污”企業等各類環境污染問題,累計整改涉及環保信訪件及反饋問題25個,開展28次“零點行動”,下發整改通知書95份,行政處罰13起,清退9家家具廠,年初以來全鎮。深化“林長制”“河長制”建設,鎮村兩級累計巡林20700次、巡河達標率100%,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工程,目前已完成春季造林1070畝、油茶新造林563.6畝,不斷鞏固新城生態文明。三是加強環境整治。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扎實推進“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狠抓亂象整治,緊盯重點難點環境問題,全域開展整治提升。今年累計開展環境大整治50余次,整治雜草、垃圾堆、黑臭水體、廣告牌(欄)共2750余處,整治規范集鎮市場280余處。
(四)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基層治理不斷優化。一是深入推進平安建設。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落實“三到位一處理”工作法,及時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各類突出問題,1-10月,全鎮共受理上級轉辦件50件,有效化解45件。充分發揮網格員、志愿者、村輔警作用,全方位、多層次抓好重點人群管理、反詐、禁毒、掃黑除惡、鐵路護路等工作。二是持續加強基層治理。扎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嚴防“民轉刑”風險,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壓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責任,形成三級聯動調處,促進糾紛就地化解,1-10月,全鎮共排查矛盾糾紛162件,化解144件。持續鞏固校園周邊安全,扎實做好防溺水、控輟保學和關心下一代工作,支持老齡、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工作,統籌做好統戰、民族、宗教、殘聯等各項工作。三是堅決抓牢安全生產。始終將安全生產工作擺在至關重要位置,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健全企業生產巡查制度,每周至少排查2次轄區內企業安全、環保、用地等情況,截至目前已排查136家企業。不定期聯合開展安全大檢查,消除安全隱患,檢查各類場所、企業983余家,消除隱患50余處,拆除廣告牌、防盜網、鐵柵欄等1506個5719平米。全鏈條整治電動自行車“飛線”充電等安全問題,新增14處集中充電設施168個充電口。開展各類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提升配套設施,鋪設減速帶11條、護欄200余米。常態化開展森林防滅火,嚴查違規野外用火行為30余起。
(五)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幸福指數不斷提升。一是惠民生。兜牢民生底線,扎實開展就業、低保、救助等工作。截至11月,新增低保、特困共106戶173人,動態調整低保對象84戶95人,整戶取消低保對象83戶119人,發放低保、特困、社會救助等各類資金補貼24615人次1253萬余元。持續做好“兩保”征繳代繳工作,保障群眾切身利益,目前醫保、社保完成繳費50048人、19137人。二是穩就業。多渠道、多形式宣傳就業創業政策,加大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力度,全年共發放各類就業補貼66.75萬元,惠及8家企業1388名勞動者,培育幫扶車間13家,吸納脫貧戶勞動力118個,安置公益性崗位337人,舉辦招聘會2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期。結合每季度“四百”活動,召開戶主會、政策宣講會等690余場,先后為群眾辦實事100余件。三是辦實事。發揮鄉賢作用,全力促成新城首屆商會成立,助力全鎮非公經濟高質量發展。召開鄉賢座談會25場,舉辦鄉賢講堂1期,動員社會各界教育捐款50.47萬元,獎教獎學240人次22.73萬元。鞏固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推進新城鎮敬老院建成落地,廣泛開展“三八”“六一”、端午中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持續辦好第二屆“龍蝦節”“村BA”等民間盛會,激活鄉鎮“夜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