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縣交通運輸局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交通運輸局的關心指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全縣發展大局,積極履行部門職能,扎實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輸服務保障、行業監管、行政執法等工作,有效推動大余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統籌協調各方資源,穩步發展綜合交通。
1.以“規劃引領”的定力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緊盯規劃抓重點。著力推進“四好農村路”項目、S316銅池線、S316新白線以及贛粵邊大余智能物流產業園項目等重大項目。突破瓶頸劃重點。針對交通建設項目前期土地預審、林(濕)地、洪評、水土保持等關鍵環節生態紅線的制約,縣委主要領導高度重視,交通部門主動和相關單位對接,消除堵點,提高效率。結合我縣產業發展、民生實際需求,謀劃了一批農村公路、橋梁建設等項目,共有項目32個,其中:道路建設項目共18個133.781公里,橋梁3座,農村公路安防200公里、錯車道260個,停車場9個,交通服務站點5個,總投資47295.56萬元;贛粵邊大余智能物流產業園項目獲得立項,總投資4.0億元,目前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及批復、規劃方案初稿已完成。積極推動環城路陸安亭至新珠村段、G220大余縣南安鎮新珠村至新華村段升級改造、中大橋等項目規劃工作。向上力爭劃重點。積極跑省入廳對接上級部門,全程跟蹤要素審批流程,提高資金申請成功率,全年向上爭取補助資金7729.99萬元。
2.以“攻堅克難”的干勁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早謀劃。抽組精干力量,對“四好農村路”建設、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交通優化等工作開展調研,提交物流調研報告和公共交通優化工作方案等。搶時間。壓實項目建設責任,減環節,提效能。對11個鄉鎮申報縣財政銜接資金95個項目實地核查,對7座危橋改造(滿埠橋、小水口橋、西門橋、楊梅橋、沙村橋、團口橋、長井橋)加緊推進。明確時間節點推動遂大高速(大余段)項目電力桿遷、“三改”、信訪維穩工作,目前10KV電力桿線、35KV寶山吉線、吉華線、西西線、油寶線,110KV天梅線、110KV關西線97#-100#、110KV關西線90#-92#遷改工作已完成,完成投資約3300萬元。合理安排時間推進國省道“9565”項目,即:S316大余銅鑼灣至池江段公路改建工程(二期)、S316新城至白枧坳公路改建(二期)工程項目,全年累計完成投資約2000萬元。同時,完成學校周邊道路安全防護設施及道路高風險隱患點整治,完成全縣960公里的農村公路路面技術狀況自動化檢測評定工作,完成7座橋梁檢測評定,完成洪水寨水毀擋土墻工程,完成G220水毀擋墻工程,完成了縣道和部分鄉道日常養護公開采購257.501公里,完成縣道和部分鄉道水毀塌方清理。快推廣。推動物流下鄉,快遞進村,有效打通農村快遞物流“最后一公里”,在全縣范圍內推行“客貨郵”,積極協調縣嶺南客運公司與縣郵政公司、縣域多家物流快遞公司等開展合作事宜,推進農村客運與郵政、物流快遞融合發展。共打造了縣城至河洞鄉、縣城至內良、縣城至蕩坪、縣城至漂塘4條客貨郵合作路線,縣嶺南客運公司分別與縣郵政分公司、中通、圓通、極兔快遞簽訂合作協議。大力開展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完成路況評定檢測921公里。
3.以“為民服務”的初心抓實民生實事。一是堅持便民服務,政務事項“一網通辦”,2024年辦理貨運道路運輸證104件,車輛轉籍65件,從業資格證誠信考核132件,完成道路運輸車輛網絡審驗978件。按期辦結率100%,滿意率達100%。1至3月份被評為紅旗窗口和個人先進。二是結合學校實際需求,開通3條農村客運線路從村部直達學校,開通24條客運班線,方便11個鄉鎮105個村。目前共有30臺電動公交車,6臺柴油公交車,保障學生及時、安全出行。同時開通6路車對大余中學專線提供“點對點”直達服務。三是對城市公交、農村客運、巡游出租、網約出租、危貨、普貨、汽修、駕培行業的服務力度,不斷凈化市場。做好全縣貨運車輛的道路運輸證新辦、轉籍、變更、年審、整理道路運輸車輛檔案工作。四是積極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主動上門,與道路運輸企業、快遞企業、駕校、汽車維修等企業對接。五是與縣總工會聯手啟動“新業態勞動者保障計劃”,重點聚焦貨車司機群體。今年已覆蓋全縣13家道路運輸企業的170名大貨車司機,為他們送上價值20400元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專項意外大病團體綜合保障互助計劃。同時,為50名貨車司機提供了260元體檢服務及150元/份的職工入會大禮包。此保險涵蓋意外傷害、22種重大疾病、3種輕癥及會員身故等情況,保費120元/份,最高可獲7萬元保障金。切實為貨車司機群體筑牢健康與安全防線,極大增強了其職業安全感與幸福感,為有效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堅實基礎。
(二)夯實安全生產基礎,著力打造安全交通。
1.落實落細安全生產責任。一是著力增強安全生產意識。利用“低溫天氣、春節、春運、兩會、汛期、五一”“安全生產月”“中秋、國慶”等重點時段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上級有關安全生產文件。二是大力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拉網式全面排查11個鄉鎮的農村公路,重點排查農村公路臨水臨崖、急彎陡坡、平交道口等高風險路段。今年以來,出動排查車輛30余次、人員100余人,發現安全隱患67處。開展汛期路面巡查360余次,出動挖機、鏟車等車輛50余臺班,投入到各塌方現場,有序開展搶通工作。共清理塌方70余處,約7000m3,清理斷樹、竹約100棵,設置安全標志牌、安全桶170余個。三是全力開展項目安全生產大檢查,共計下發12份整改通知書,整改安全隱患15條。深入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20余次,下發整改通知書33份,發現安全隱患60條,已全部整改到位。四是奮力做好春運保障工作。持續開展了“溫馨行動”“情滿旅途”“平安車站創建”等活動??瓦\車輛輸送旅客2.1萬人次,同比上升78%;公交車輸送乘客6.49萬人次(其中免費乘坐公交車1.59萬人次),同比下降0.046%;投放運營車輛91輛,其中正常運行56輛,應急車輛35輛,確保旅客出行便利。檢查道路運輸企業、駕校、汽修企業查處各類非法違規車輛85臺次,排查隱患45處,整改45處。春運期間,未發生交通事故,車站無滯留旅客事件。
2.抓牢抓實行業監管責任。一是強化從業人員監管,核查9大類妨礙安全駕駛疾病的駕駛員信息,一旦發現疑似患有妨礙安全駕駛疾病的駕駛員,及時督促其進行體檢。二是開展消防應急演練活動,組織4家危貨企業開展應急演練2次,客運企業應急演練1次,進一步提高了突發事件協同配合和應急處置能力。三是根據上級部門要求,取消我縣6路、8路、9路出城公交,將3條路線調整為農村客運班線,保障群眾乘車安全。四是全力化解交通運輸領域矛盾糾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信訪工作條例》,全年處理信訪投訴案件19件,受理12345便民熱線工單326件、12328服務熱線工單27件,處理網絡問政13件、依申請公開1件。
3.走深走實抓路域環境。一是與交管部門常態化開展路警聯合執法行動,累計開展路面執法行動360余次,出動執法人員3800余人次,檢查貨運車輛5900余輛,查處超限超載車輛240余起。二是成立“動態清零”工作專班,按照“五個一批”工作要求對沉積和新產生的數據進行有效清理,抄告36個外省地級市車籍地車輛超限信息269條,縣4個不停車檢測點檢測數據達處罰標準的有279條。至今,全縣超限率下降至0.21%。三是加大對道路客運、貨運、出租汽車等領域的執法檢查力度,共出動執法人員826人次,執法車輛205輛次。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280余起,其中客運班車違規經營3起,說理式執法不予行政處罰案件5起,貨車非法改裝案件8起。四是聯合開展亂象整治專項行動,組織動員鄉鎮、嶺南汽運有限公司,對全縣各個村小組、車站周邊7座以上車輛開展“非法營運”排查并建立臺賬,出動123車次、551人次。聯合交管部門在汽車站、學校周邊、縣人民醫院北門、池江廣場、新城北門口、323國道沿線等人員密集區,精準打擊處罰“非法營運”車輛12車次,處罰金額7萬余元。開展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全鏈條安全整治百日行動,全面摸排全縣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車輛和駕駛員及長期使用危險品的企業運輸信息。每周三定期開展路面執法行動,查處2起違法違規的危險品貨物運輸案件。
(三)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建設人民滿意交通。
1.強化理論武裝,建強戰斗堡壘。堅持“每月學習日”和“第一議題”制度,利用“3+X”學習模式,組織黨員學習黨史、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重要文章。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納入黨支部學習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專題學習12次,機關支部召開黨員大會12次,黨員領導干部上黨課4次。
2.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毫不松懈抓作風建設。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黨組把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科學制定工作安排,迅速有力部署啟動,周密細致組織學習,制定黨紀學習教育工作方案。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章、《條例》,堅持原原本本學、融會貫通學、對照聯系學,將黨的最新理論及時貫徹深入到每名黨員干部心中,促使黨員干部深入交流學習感悟,深刻領會其中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組織黨員干部前往縣看守所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組織黨員干部進行自省、自查、自糾,填報違紀風險點清單和黨紀學習教育檢視問題清單。
3.強化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線。充分發揮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通過講廉政黨課、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強化紀律意識、加強自我約束、提高免疫能力,堅決杜絕危害群眾利益行為發生,切實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4.對標任務目標,深化自查自糾。自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我局深入排查安全生產、項目建設、行政執法等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基層交通項目領域,對全縣2017年11月1日以來的交通建設項目進行了全面排查,共計梳理1014個項目,排查出33個問題,線索6條,辦理民生實事5件,出臺規章制度5個。二是安全生產領域,發現18個突出問題,均已整改完成,建章立制1個,民生實事12件。三是行政執法領域,自查自糾發現突出問題5個,均已整改銷號,建章立制共3個,民生實事3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