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余縣應急管理局黨委
關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中共大余縣委、大余縣人民政府:
2023年以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法治大余建設規劃(2021—2025年)》《大余縣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大余縣法治社會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工作部署,不斷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法治化、程序化和規范化建設,使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F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亮點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新時代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戰略部署。一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學系統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應急管理工作思路、具體對策和實際行動,推動大余縣應急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二是認真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學習。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集中學習、黨課等形式,認真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問答》等權威輔導讀物,充分運用微信公眾號、公開欄、懸掛橫幅、集中宣傳日等方式,大力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入腦入心、走深走實。三是深刻領會新時代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戰略部署,牢牢把握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重點,加強執法監督,推進依法行政,努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
(二)狠抓行政執法建設,強化應急法治保障。一是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按規定開展執法案件法制審核、執法全過程記錄、執法公示等工作,推動“三項制度”融入行政執法全流程,確保執法行為文明規范、執法記錄有檔可查、執法過程公開透明,強化應急管理法治基礎建設。二是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領導干部和干部職工學法計劃。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中央和省市縣有關會議及文件精神和法律知識納入學習內容。向全體干部職工宣講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江西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積極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參加江西省國家工作人員分類學法考試,進一步促進工作人員增強憲法意識,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帶頭依法辦事。三是創新行政執法方式。推進精準執法,堅持嚴格執法與指導服務并重,積極推行“先輔導再整改后執法”行政執法模式,積極開展“專家會診式”專項執法檢查。我局與第三方公司簽訂《企業安全生產技術咨詢服務協議書》,通過購買專家服務方式,聘請專家對我縣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重點工貿和煙花爆竹等企業開展“專家會診式”專項執法檢查。
(三)加強重點領域執法,營造優質營商環境。一是加大安全監管執法力度。結合我局職責權限、執法人員數量、技術裝備和執法車輛等實際,制定了《大余縣應急管理局2023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并將全年監督執法檢查任務、重點和要求進行細化、分解到各股室(大隊)。按照年度執法檢查計劃,采用聯合執法和專項執法相結合,突出重點問題及關鍵環節,堅持“嚴格、精準、服務”工作要求,對非煤礦山、?;べQ、煙花爆竹等重點領域企業高效開展執法檢查,持續保持安全生產執法高壓態勢,嚴厲查處重大事故隱患和嚴重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二是推進包容審慎與嚴格監管相結合。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關于推進包容審慎監管精神,對輕微違法行為被首次發現后能夠按要求整改消除危害后果且執法人員經現場檢查認為企業現場安全管理狀況良好的,一般不予立案查處,已經立案的不予處罰,努力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營造法治化優質營商環境。今年從輕處罰案件2起。
(四)多維推進普法工作,牢固樹立法治思維。一是健全工作機制。我局通過干部示范、責任落實、強化保障三大抓手,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機制,確保普法宣傳工作取得實效。二是抓好宣傳重點。結合“5.12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119消防日”“森林防火宣傳月”“12.4國家憲法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聚聲勢、齊發力、多形式開展應急管理普法活動,較好地普及了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增強了群眾的安全生產知識技能,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三是創新普法形式。充分發揮普法網絡、新媒體等平臺作用,立足“創新內容、渠道建設、用戶黏性”三個方面深化“互聯網+法治宣傳”,通過大余縣應急管理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對社會熱點和典型案例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全方位加大應急管理普法宣傳力度,提高宣傳的有效性和影響力。四是濃厚法治氛圍。積極開展應急管理普法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進企業、進公共場所,化理念為常識,促安全為文化,營造良好的氛圍,推動群眾共同關注安全生產,自覺參與到安全生產工作中來。
(五)著力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救援實戰能力。一是完善應急管理組織指揮體系,防災減災救災體制進一步健全。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應急管理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深化基層應急管理隊伍建設推進基層應急治理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在行政村(社區)設立了應急服務站(點),配備專職應急管理員。11個鄉鎮均成立了“雙主任”的應急管理委員會,全面落實常務副鄉鎮長分管應急管理工作。二是強化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不斷提高。按照《大余縣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大余縣地震應急預案》《大余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大余縣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大余縣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大余縣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同步推進了各鄉鎮應急預案修訂工作,規范了災害日常管理、監督檢查、應急處置等工作,為全縣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了直接指導。在自然災害應對和受災群眾救助工作中,不斷強化了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災害防御、應急物資、生活救助等能力,提高了自然災害綜合應對水平。三是加強應急救援實戰演練,應對突發事件的依法處置能力和應急救援水平不斷提升。為提升應急救援實戰能力,積極開展安全生產、防汛、森林防滅火、地震、公共衛生事件等應急演練活動,通過多次演練,進一步提升了全縣應對突發事件的協調合作能力、應急處置能力,增加了應急處置的科學性、及時性和有效性,能夠更加有效應對突發情況,發揮搶險救援作用,極大提升了應對突發事件的依法處置能力和應急救援水平。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普法宣傳深度廣度還不夠,缺乏新穎性。普法宣傳形式相對單一,高質量、個性化普法產品相對較少,缺乏創新性和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普法宣傳效果。
(二)缺乏普法專業人員。安全監管執法人員只有少部分人員是專業人員,大多數人員從其他部門調配而來,新招錄的執法人員也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仍然存在,執法水平和普法質量還需提升。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含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主要負責人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團結帶領局黨委成員和全局黨員干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縣關于法治建設工作決策部署,推進法治建設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一)履職擔當,落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一是圍繞法治政府建設責任制的落實,突出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切實履行法治建設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的職責,主動部署重要工作、過問重大問題、協調重點環節、督辦重要任務,把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定期召開黨委會、局務會,有計劃、有步驟地部署和督查法治政府建設的重點工作,研究解決我局法治建設的重大問題。二是將法治建設納入年終考核,研究制定2023年度法治建設普法工作要點。堅持把法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將法治建設納入中心年度工作要點和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目標、工作措施和工作責任,狠抓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貫徹落實,不斷提升全體干部職工的法治意識。
(二)加強學習,提升法治能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的能力。認真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江西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平時閱讀各類黨報黨刊,積極參加江西干部網絡學院、“學習強國”、百萬網民學法律、江西省國家工作人員分類學法考試等學習活動。同時,根據“八五”普法的重點,結合工作實際,認真組織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黨紀法規等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努力營造干部職工群眾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風氣。
(三)依法行政,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堅持依法決策,落實重大事項合法性審查制度,召開專題會議,邀請派駐紀檢組等監督人員參會,進一步規范內部決策規則,明確重大決策必須調查研究、專家咨詢、合法性論證和集體討論等環節。凡涉及重大行政執法事項的一律經局黨委集體研究審核決定,進一步推進決策科學、民主、依法。嚴格執行黨規國法,嚴守各項紀律和規矩,帶頭學法懂法守法用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法無授權決不為,當好依法治理的推動者。
四、下一年度工作主要安排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認識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意義,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貫穿到應急管理法治建設全過程,認真履行主要負責人在法治政府建設中第一責任人職責,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應急管理現代化建設。
(二)加強執法培訓,提升執法水平。突出專業性要求,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執法人員開展在職培訓、入職培訓、定期輪訓和考核,執法人員取得執法資質后方可上崗,通過提高執法人員業務素質,促進我局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隊伍執法水平。
(三)廣泛開展應急管理普法宣傳教育。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做好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領域法律法規宣傳工作,制定和落實年度普法責任清單和普法計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在國家憲法日、安全生產月、防災減災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重點法律知識宣傳。充分發揮新媒體作用,積極運用“互聯網+監管”,創新普法形式、拓寬普法渠道、增強用戶黏性,提高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普法工作針對性、實效性,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良好法治氛圍,為大余縣提供更優質的法治應急管理環境。
中共大余縣應急管理局黨委
2024年 1月 12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