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公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及政府網站年度報表編制發布工作的通知》要求,特編制大余縣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報告包括: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回應解讀情況、依申請公開情況、基層政務公開試點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等八個部分內容。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報告將在“大余縣人民政府網”(
www.westemco.com)上公布,如對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大余縣政府辦聯系,聯系電話0797-8722833,電子郵箱:dyxzfdcs@163.com。
一、概述
2018年,全縣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政府信息公開有關文件精神,緊緊圍繞打好“六大攻堅戰”、推進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切實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扎實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通過強化制度機制和平臺建設,積極開展督促檢查,不斷增強信息公開實效,較好地發揮了政府信息公開對建設忠誠型創新型擔當型服務型過硬型政府的作用。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高層次推動政務公開工作。2018年,我縣圍繞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印發了《大余縣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大余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大余縣政務公開有關制度的通知》等,調整充實了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工作任務、領導職責和議事規則,形成“政府統一領導、政務公開辦協調督查、部門各盡其責”的組織、推進機制,統籌研究解決政務公開工作重點難點問題。縣政府主要領導、分管縣領導靠前指揮,以上率下,先后4次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專題會議,有力地促進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深入開展。在統一組織安排下,我縣還于今年10月31日舉行了全縣2018年度政務公開業務培訓會。經培訓,全縣政務公開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ǘ┤嫔罨_平臺建設,大力度促進政府信息公開。2018年,我縣著力推進“三個平臺”建設,拓寬政務公開渠道,提高信息公開質量。一是健全政務服務中心。按照“高起點建設、高水平管理、高效能運轉、高質量服務”的要求,不斷健全縣行政服務中心、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村級便民服務站三級服務網絡,推動政務服務功能下沉,使之成為基層政務公開主陣地。目前,除縣交管大隊因場地受限無法進駐縣行政服務中心,4項行政許可事項保留在辦事大廳辦理外,其他150項縣本級行政許可事項已全部進駐中心到位,實現進駐率100%。初步建成了覆蓋全縣政務信息發布網絡,讓群眾能夠便捷地看到、聽到、查到公開信息,及時滿足群眾需求。二是全面建設電子政務平臺。2018年8月,投入71.2萬元對大余縣政府門戶網站及信息平臺進行了全面升級改版,11月上旬,新版網站正式上線,基本實現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有機融合、試點內容集約展示和信息數據互通共享。同時,大力推進政務公開“上掌”,利用新媒體便捷功能,整合優化“大余宣傳”“大余發布”“大余廣電”兩微一端等載體,每日推送政府重要決策、重要工作進展等公眾關注的信息,方便公眾查詢和獲取。三是開通“12345”政府(市民)服務熱線。在原96333“三送”服務熱線的基礎上,整合非警情報警處置分流平臺及其他非緊急類政務服務熱線,2018年1月4日開通了“12345”政府(市民)服務熱線,每天24小時受理群眾非警類糾紛、咨詢、求助、投訴、舉報、建議等有關事項,拓寬了政務公開和市民訴求渠道。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18年,我縣突出財政預算決算、重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行政執法公示、食品藥品、精準脫貧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全面抓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全年上傳各類政務信息36617條,全縣累計主動公開信息31.2萬條,公開總數列全市第一名。
1.推進政府投資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2018年,我縣共推進重大項目108個,總投資325.6億元,計劃投資130.1億元,預計年度完成投資139.3億元,完成投資率107.1%。其中,新建項目86個,續建項目22個。當年開工項目108個,開工率100%;當年竣工項目89個,竣工率82.41%。在推進重點工程時,我們扎實做好重大建設項目信息的公開,重點公開了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服務信息、批準結果信息、招標投標信息、征收土地信息、重大設計變更信息、施工有關信息、質量安全監督信息、竣工有關信息等8類信息。
2.積極推進財政資金信息公開工作。全面公開財政預決算信息、政府采購信息、監督檢查結果等。制定了大余縣政府債務信息公開辦法。全面公布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以及實施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
3.推進環保監管信息公開工作。近年來我縣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以建設“生態名縣”為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壓倒性位置,堅持“改問題、提效益、建機制”的思路,著力打造生態文化旅游城市。加大環保監管力度,重點公開了環境監管執法、重點污染源監測、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以及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調查處理等信息,及時準確公開了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信息。
4.行政執法公示。全面實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準確、及時公開作出的行政許可準予、變更、延續、撤銷、以及行政處罰、抽查檢查和企業嚴重違法失信等信息。
5.精準脫貧信息。2018年全年可實現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減少5162人,占省下達目標任(5000人)務的103%,貧困發生率從2017年末的4.8%下降到2.81%;可實現11個貧困村退出,至此我縣22個省級貧困村全部退出。同時注重加大公示公開力度,及時公開了貧困戶、貧困村退出、扶貧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幫扶責任人、搬遷移民、水庫移民信息。
6.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及時準確向社會公布了食品生產經營監管信息,公開食品藥品審批、監督檢查、產品召回和違法違規行為、企業“黑名單”等信息。
7.防范金融風險信息。認真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相關政策措施的解讀工作,促進政策落地見效。
8.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公布了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目錄,依法公開交易公告、資格審查、成交信息、履約信息以及有關變更信息等。
9.雙隨機、一公開。匯總并及時公開了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抽查結果、抽查主體、依據、內容和方式等。
10.社會求助信息。及時公開了社會救助托底保障、城鎮貧困群眾和脫貧解困、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等方面信息。
三、回應解讀情況
按照政府職能轉變和“五公開”要求,圍繞中央和省市重大決策部署,大力開展政策宣傳、答疑解惑,認真做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情況公開等工作。一是及時做好解讀回應。在縣政府門戶網站開設了政策解讀欄目,公開政府出臺的政策文件時,同步進行宣傳解讀。采取政策圖解、視頻解讀、在線訪談解讀等形式,主動解讀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重大政策措施。2018年以來,通過縣政府門戶網站共發布25條政策解讀信息,通過在線訪談回應群眾或解讀政策8次;制定了《大余縣新聞發布制度》,扎實做好新聞發布會,召開了國際山地馬拉松、電影《土妞進城》等新聞發布會。二是做好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2018年度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14件、政協委員提案89件,辦復率達100%。辦理完成本年度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復文后,在15個工作日內向社會進行了公開。
四、依申請公開情況
認真做好依申請公開。在縣政府門戶網站開設了依申請公開欄目,且在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中注明了提出申請的方式,如互聯網、信函、當面申請等渠道,并保證各渠道暢通。2018年受理的政務公開申請全部按時答復,答復率100%,既無因違法違規辦理依申請公開導致行政復議,被行政復議機關依法糾錯的,也無因違法違規辦理依申請公開導致行政復議,被人民法院依法糾錯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及政府網站年度報表編制發布工作的通知》要求,特編制大余縣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報告包括: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回應解讀情況、依申請公開情況、基層政務公開試點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等八個部分內容。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報告將在“大余縣人民政府網”(
www.westemco.com)上公布,如對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大余縣政府辦聯系,聯系電話0797-8722833,電子郵箱:dyxzfdcs@163.com。
一、概述
2018年,全縣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政府信息公開有關文件精神,緊緊圍繞打好“六大攻堅戰”、推進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切實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扎實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通過強化制度機制和平臺建設,積極開展督促檢查,不斷增強信息公開實效,較好地發揮了政府信息公開對建設忠誠型創新型擔當型服務型過硬型政府的作用。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高層次推動政務公開工作。2018年,我縣圍繞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印發了《大余縣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大余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大余縣政務公開有關制度的通知》等,調整充實了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工作任務、領導職責和議事規則,形成“政府統一領導、政務公開辦協調督查、部門各盡其責”的組織、推進機制,統籌研究解決政務公開工作重點難點問題。縣政府主要領導、分管縣領導靠前指揮,以上率下,先后4次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專題會議,有力地促進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深入開展。在統一組織安排下,我縣還于今年10月31日舉行了全縣2018年度政務公開業務培訓會。經培訓,全縣政務公開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ǘ┤嫔罨_平臺建設,大力度促進政府信息公開。2018年,我縣著力推進“三個平臺”建設,拓寬政務公開渠道,提高信息公開質量。一是健全政務服務中心。按照“高起點建設、高水平管理、高效能運轉、高質量服務”的要求,不斷健全縣行政服務中心、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村級便民服務站三級服務網絡,推動政務服務功能下沉,使之成為基層政務公開主陣地。目前,除縣交管大隊因場地受限無法進駐縣行政服務中心,4項行政許可事項保留在辦事大廳辦理外,其他150項縣本級行政許可事項已全部進駐中心到位,實現進駐率100%。初步建成了覆蓋全縣政務信息發布網絡,讓群眾能夠便捷地看到、聽到、查到公開信息,及時滿足群眾需求。二是全面建設電子政務平臺。2018年8月,投入71.2萬元對大余縣政府門戶網站及信息平臺進行了全面升級改版,11月上旬,新版網站正式上線,基本實現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有機融合、試點內容集約展示和信息數據互通共享。同時,大力推進政務公開“上掌”,利用新媒體便捷功能,整合優化“大余宣傳”“大余發布”“大余廣電”兩微一端等載體,每日推送政府重要決策、重要工作進展等公眾關注的信息,方便公眾查詢和獲取。三是開通“12345”政府(市民)服務熱線。在原96333“三送”服務熱線的基礎上,整合非警情報警處置分流平臺及其他非緊急類政務服務熱線,2018年1月4日開通了“12345”政府(市民)服務熱線,每天24小時受理群眾非警類糾紛、咨詢、求助、投訴、舉報、建議等有關事項,拓寬了政務公開和市民訴求渠道。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18年,我縣突出財政預算決算、重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行政執法公示、食品藥品、精準脫貧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全面抓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全年上傳各類政務信息36617條,全縣累計主動公開信息31.2萬條,公開總數列全市第一名。
1.推進政府投資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2018年,我縣共推進重大項目108個,總投資325.6億元,計劃投資130.1億元,預計年度完成投資139.3億元,完成投資率107.1%。其中,新建項目86個,續建項目22個。當年開工項目108個,開工率100%;當年竣工項目89個,竣工率82.41%。在推進重點工程時,我們扎實做好重大建設項目信息的公開,重點公開了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服務信息、批準結果信息、招標投標信息、征收土地信息、重大設計變更信息、施工有關信息、質量安全監督信息、竣工有關信息等8類信息。
2.積極推進財政資金信息公開工作。全面公開財政預決算信息、政府采購信息、監督檢查結果等。制定了大余縣政府債務信息公開辦法。全面公布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以及實施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
3.推進環保監管信息公開工作。近年來我縣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以建設“生態名縣”為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壓倒性位置,堅持“改問題、提效益、建機制”的思路,著力打造生態文化旅游城市。加大環保監管力度,重點公開了環境監管執法、重點污染源監測、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以及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調查處理等信息,及時準確公開了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信息。
4.行政執法公示。全面實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準確、及時公開作出的行政許可準予、變更、延續、撤銷、以及行政處罰、抽查檢查和企業嚴重違法失信等信息。
5.精準脫貧信息。2018年全年可實現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減少5162人,占省下達目標任(5000人)務的103%,貧困發生率從2017年末的4.8%下降到2.81%;可實現11個貧困村退出,至此我縣22個省級貧困村全部退出。同時注重加大公示公開力度,及時公開了貧困戶、貧困村退出、扶貧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幫扶責任人、搬遷移民、水庫移民信息。
6.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及時準確向社會公布了食品生產經營監管信息,公開食品藥品審批、監督檢查、產品召回和違法違規行為、企業“黑名單”等信息。
7.防范金融風險信息。認真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相關政策措施的解讀工作,促進政策落地見效。
8.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公布了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目錄,依法公開交易公告、資格審查、成交信息、履約信息以及有關變更信息等。
9.雙隨機、一公開。匯總并及時公開了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抽查結果、抽查主體、依據、內容和方式等。
10.社會求助信息。及時公開了社會救助托底保障、城鎮貧困群眾和脫貧解困、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等方面信息。
三、回應解讀情況
按照政府職能轉變和“五公開”要求,圍繞中央和省市重大決策部署,大力開展政策宣傳、答疑解惑,認真做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情況公開等工作。一是及時做好解讀回應。在縣政府門戶網站開設了政策解讀欄目,公開政府出臺的政策文件時,同步進行宣傳解讀。采取政策圖解、視頻解讀、在線訪談解讀等形式,主動解讀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重大政策措施。2018年以來,通過縣政府門戶網站共發布25條政策解讀信息,通過在線訪談回應群眾或解讀政策8次;制定了《大余縣新聞發布制度》,扎實做好新聞發布會,召開了國際山地馬拉松、電影《土妞進城》等新聞發布會。二是做好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2018年度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14件、政協委員提案89件,辦復率達100%。辦理完成本年度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復文后,在15個工作日內向社會進行了公開。
四、依申請公開情況
認真做好依申請公開。在縣政府門戶網站開設了依申請公開欄目,且在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中注明了提出申請的方式,如互聯網、信函、當面申請等渠道,并保證各渠道暢通。2018年受理的政務公開申請全部按時答復,答復率100%,既無因違法違規辦理依申請公開導致行政復議,被行政復議機關依法糾錯的,也無因違法違規辦理依申請公開導致行政復議,被人民法院依法糾錯的。
五、基層政務公開試點情況
按照全省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要求,結合我縣縣情實際,依據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立足義務教育、城市綜合執法、殯葬改革等3個方面內容,統籌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五公開”,建立事項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信息發布更加精確,權力運行更加透明。突出公眾關注的焦點、熱點,全面梳理試點領域政務公開事項,編制標準目錄,優化公開流程,三大試點領域共梳理最終事項目錄一級3個、二級24個、三級85個,統籌建好政務服務中心、電子政務平臺、“12345”政府服務熱線等各類公開平臺,圓滿完成基層政務公開試點各項任務。同時,扎實推進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推進“一窗式”審批服務模式改革,打造“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超市”,全年辦理政務服務類事項11663件,累計辦理總數8.5萬件,按時辦結率達100%。
六、2018年,我縣縣本級和鄉鎮都沒有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情況。
七、2018年,我縣沒有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情況。
八、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全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開展以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在公開質量上有待提高。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時、信息內容不規范、部分信息內容單一等現象,公開的內容和形式有待進一步豐富。二是重點領域信息發布數量不多。各鄉鎮、各部門在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方面的數量和頻率仍有待提高。三是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有待深入。試點工作正在探索中,可學習借鑒的模式少,在政策制定、經費保障、工作人員素質、政務公開業務水平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縣將根據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統一部署,緊緊圍繞“放管服”改革和“五型”政府建設目標,突出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公眾期盼,創新公開理念,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方式方法,深化公開,注重實效,全面提升信息公開的質量和水平。一是扎實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以被列為“全省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縣”為契機,立足試點探索,緊密聯系實際,積極推進行政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圍繞深化改革、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政府建設等方面,深入推進行政權力運行、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預決算、政府投資重大建設項目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二是全面保障政府信息公開內容。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總體要求,扎實做好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和免予公開三類政府信息的界定。加強對群眾關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梳理,統籌運用好“三大平臺”,拓寬公開渠道,進一步保障公開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可獲性。三是在試點基礎上全領域推進政務公開。計劃在做好目前三大試點領域政務公開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提煉標準,并在基層政務公開標準體系的引領下,逐步將三大試點領域公開擴大到全領域公開,通過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讓老百姓真正看得到、聽得懂、易獲取、能監督、好參與。
附件:
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大余縣人民政府
2019年1月3日
按照全省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要求,結合我縣縣情實際,依據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立足義務教育、城市綜合執法、殯葬改革等3個方面內容,統籌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五公開”,建立事項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信息發布更加精確,權力運行更加透明。突出公眾關注的焦點、熱點,全面梳理試點領域政務公開事項,編制標準目錄,優化公開流程,三大試點領域共梳理最終事項目錄一級3個、二級24個、三級85個,統籌建好政務服務中心、電子政務平臺、“12345”政府服務熱線等各類公開平臺,圓滿完成基層政務公開試點各項任務。同時,扎實推進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推進“一窗式”審批服務模式改革,打造“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超市”,全年辦理政務服務類事項11663件,累計辦理總數8.5萬件,按時辦結率達100%。
六、2018年,我縣縣本級和鄉鎮都沒有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情況。
七、2018年,我縣沒有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情況。
八、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全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開展以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在公開質量上有待提高。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時、信息內容不規范、部分信息內容單一等現象,公開的內容和形式有待進一步豐富。二是重點領域信息發布數量不多。各鄉鎮、各部門在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方面的數量和頻率仍有待提高。三是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有待深入。試點工作正在探索中,可學習借鑒的模式少,在政策制定、經費保障、工作人員素質、政務公開業務水平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縣將根據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統一部署,緊緊圍繞“放管服”改革和“五型”政府建設目標,突出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公眾期盼,創新公開理念,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方式方法,深化公開,注重實效,全面提升信息公開的質量和水平。一是扎實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以被列為“全省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縣”為契機,立足試點探索,緊密聯系實際,積極推進行政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圍繞深化改革、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政府建設等方面,深入推進行政權力運行、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預決算、政府投資重大建設項目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二是全面保障政府信息公開內容。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總體要求,扎實做好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和免予公開三類政府信息的界定。加強對群眾關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梳理,統籌運用好“三大平臺”,拓寬公開渠道,進一步保障公開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可獲性。三是在試點基礎上全領域推進政務公開。計劃在做好目前三大試點領域政務公開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提煉標準,并在基層政務公開標準體系的引領下,逐步將三大試點領域公開擴大到全領域公開,通過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讓老百姓真正看得到、聽得懂、易獲取、能監督、好參與。
附件:
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大余縣人民政府
2019年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