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縣直、駐縣各單位:
《大余縣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大余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7月10日
(此件主動公開)
大余縣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提升我縣政務公開工作水平,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江西省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贛府廳字〔2019〕31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理順和完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并明確一名分管領導具體抓,要將政務公開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并及時解決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全面提升我縣政務公開工作水平。
二、細化工作落實
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照《大余縣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主要任務分解表》(詳見附件)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好本鄉鎮、本部門、本單位政務公開具體實施方案,細化目標任務,明確時間節點,按照公開方式和要求及時公開相關信息。要主動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既要在公開數量上有所提升,更要在公開質量上有所優化,保障公眾依法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三、做實相關基礎工作
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強化信息化手段運用,做好政府信息管理等基礎性工作,機構改革涉及的部門要依法公開本機關的“三定”方案等信息,及時制定更新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建立行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等公開臺賬,確保公開的政府信息底數清晰。新增信息公開內容需要在縣政府網站開設新的欄目,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與縣經濟信息中心聯系(聯系人:曾祥林,電話:8711398,郵箱:jw_dy@ganzhou.gov.cn)。
四、強化監督考核
將政務公開納入各鄉鎮、縣政府各部門、縣直各單位績效考核及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體系。切實發揮監督機制的剛性約束作用,將貫徹落實本方案的情況納入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并向社會公開。縣政府辦公室將適時檢查通報政務公開工作主要任務落實情況,年底組織進行考核。
附件:大余縣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主要任務分解表
附件
大余縣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主要任務分解表
|
工作主要任務 |
牽頭落實單位 |
公開方式和要求 |
|
|
一、聚焦穩定預期,著力加強解讀回應 |
(一)深入解讀重要政策。圍繞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主要預期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壯大新動能、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我縣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一帶一路”建設和龍安新城建設等為重點,全面公開、精準解讀相關政策措施,確保政策內涵透明、信號清晰,穩定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要建立健全重大決策事項的全鏈條解讀機制,把握政策解讀節奏和力度,提升解讀效果。政策發布前要做好預解讀工作,加強輿情分析研判,有針對性地做好政策吹風解讀。政策制定過程中,要按照“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做到政策文件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政策發布后要做好政策精準解讀和深度闡釋,科學解讀政策背景、主要內容、執行標準、惠民利民舉措、新舊政策差異以及后續工作考慮等。在重要政策出臺、重點工作推進、重大事件發生時,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履行好信息發布、權威定調、自覺把關等職責,帶頭解讀政策,主動引導預期。 |
縣發改委、縣工信局、縣民政局、縣環保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財政局、縣住建局 |
按照職責在縣政府門戶網站集中公開相關信息,有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政務新媒體的相關單位同步更新。 |
|
(二)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對政府出臺的重要改革措施、涉及公眾切身利益、容易引發媒體和公眾關注的政策文件,牽頭起草部門要認真做好輿情風險評估研判,制定應對處置預案。進一步強化輿情回應意識,堅持將政務輿情回應作為網絡輿情處置工作的重要環節,落實政務輿情回應的主體責任。對減稅降費、金融安全、生態環境、脫貧攻堅、教育改革、食品藥品、衛生健康、養老服務、公正監管、社會保障、社會治安、房地產市場、安全生產等經濟社會熱點,以及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事創業的堵點痛點,要加強輿情監測、研判、回應,及時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加強重大突發事件輿情風險源頭研判,增強回應的針對性,保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主動與宣傳、網信等相關部門聯系溝通,健全完善重大政務輿情信息共享、協同聯動、快速反應機制。 |
縣稅務局、縣金融工作局、縣環保局、縣扶貧辦、縣教科體局、縣市場監管局、縣衛健委、縣民政局、縣住建局、縣公安局、縣應急管理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醫保局 |
按照職責在縣政府門戶網站集中公開相關信息,有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政務新媒體的相關單位同步更新。 |
|
|
一、聚焦穩定預期,著力加強解讀回應 |
(三)提升解讀回應實效。探索運用政策簡明問答、網絡問政、政策進社區等方式,采用圖片圖表、音頻視頻、卡通動漫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展現形式,多用客觀數據、生動案例,進行立體式、多方位解讀,真正讓群眾看得到、能理解。對專業性較強的政策,要注重發揮專家學者作用,提升解讀的準確性、權威性、貼近性。對群眾關切和社會熱點,要主動快速引導、釋放權威信號、正面回應疑慮,推動解決實際問題,贏得群眾理解和支持。善于利用多種媒體進行精準解讀。要充分發揮政府網站、政務微博微信、政務移動客戶端等作用,精準推送政策信息,切實增強政策解讀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
縣政府辦、縣經濟信息中心、各鄉鎮、縣政府各部門 |
按照要求提升政策解讀實效,做好網絡問政答復工作,各鄉鎮、縣政府各部門要充分發揮政務新媒體作用。 |
|
二、聚焦權力監督,著力深化決策和執行公開 |
(一)推進重要決策公開。提高經濟政策預調微調透明度,出臺和調整相關政策要加強與市場的溝通,建立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主動向有代表性的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問計求策,使各項政策符合縣情,更接地氣、更合民意。進一步推進重大決策預公開,涉及公共利益和公眾權益的重大事項,除依法依規應當保密的外,要主動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等,同時創新公眾參與方式,通過聽證座談、網絡征集、咨詢協商、媒體溝通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通過多種方式,暢通政府與群眾互動渠道,讓群眾講真話,幫群眾解困惑,為群眾排憂愁。進一步推進會議開放,對涉及重大民生事項的議題,應邀請有關方面人員列席會議。 |
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 |
做好重大決策調查,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并在縣政府門戶網站公開相關信息。 |
|
(二)推進重要部署執行公開。圍繞2019年縣政府工作報告、年度重點工作、民生實事項目等重大決策部署,加大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系列政策措施的執行和落實情況公開力度。進一步加強督查和審計發現問題及整改落實情況、問責情況的公開,切實增強抓落實的執行力。在重大行政決策執行過程中,要跟蹤決策的實施情況,了解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公眾對決策實施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開展決策執行效果的評估,及時調整完善,并將相關情況向社會公開。加大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力度,對社會廣泛關注、關系國計民生的建議和提案,原則上要公開答復全文。 |
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 |
對于重大決策部署、系列政策執行、建議提案辦理情況各單位要按照職責在縣政府門戶網站公開相關信息。 |
|
|
(三)推動行政執法信息公開。根據機構改革后的新職能,及時調整完善行政執法機關權責清單,按照“誰執法誰公示”原則,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利用統一的執法信息公示平臺,集中向社會依法公開行政執法職責、執法依據、執法標準、執法程序、監督途徑等基本信息和執法結果信息。探索建立群眾意見反饋互動機制和公示平臺管理維護機制,強化行政執法社會監督。 |
各執法部門 |
按照職責在縣政府門戶網站公開權責清單、執法基本信息及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
|
|
三、聚焦政策落實,著力強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
(一)加強中央“三大攻堅戰”和市、縣“六大攻堅戰”信息公開。圍繞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快推進金融改革開放、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等方面,強化底線思維,及時依法公開相關信息。圍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措施、健康扶貧“四道保障線”和教育扶貧“雙負責制”、因病致貧家庭救助、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等方面,重點做好相關政策舉措、扶貧項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精準扶貧貸款、行業扶貧相關財政資金等信息公開工作。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城市垃圾分類處置和推進“河長制”等方面,進一步做好生態環境信息公開。 |
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環保局、縣工信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扶貧辦、縣住建局、縣教科體局、縣水利局、縣商務局、縣衛健委、縣金融工作局 |
按照職責在縣政府門戶網站開設專欄集中公開相關信息,有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政務新媒體的相關單位可同步更新。 |
|
(二)加強重點民生領域信息公開。突出做好就業、教育、醫療、養老、征地、公共文化等社會高度關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領域的信息公開工作。及時公開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和措施、就業供求信息,做好面向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專項活動和中小學考試招生信息、獎助學金政策的公開工作。推進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公開,通過多種形式及時公開義務教育招生方案、招生范圍、招生程序、報名條件、學校情況、錄取結果、咨詢方式等信息。加大醫療服務、藥品安全、醫保監管、疫苗監管、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結果等信息公開力度。進一步推進征地信息主動公開,加快歷史征地信息在省征地信息公開查詢平臺補錄進度。認真開展研究評估,差別化做好相關領域信息公開工作。 |
縣教科體局、縣民政局、縣人社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文廣新旅局、縣衛健委、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醫保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鄉鎮 |
按照職責在縣政府門戶網站集中公開相關信息,有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政務新媒體的相關單位可同步更新。 |
|
|
(三)強化財政金融領域信息公開。增加公開績效目標、績效自評結果、績效評價報告的重點項目的數量和涉及縣政府部門的數量。推動各政府部門加快推進項目文本和績效目標公開進度,確保均有項目向社會公開。推進縣政府債務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定期公開債務限額、余額、債務率、償債率以及經濟財政狀況、債券發行、存續期管理等信息。建立財政信息集中公示平臺,將政府及其部門財政預決算等信息集中納入平臺進行公示,公布年度地方預決算公開情況。 |
縣財政局、縣金融工作局 |
縣財政局、縣金融工作局按照職責在縣政府門戶網站集中公開相關信息。 |
|
|
(四)深化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加大教育、環境、文化、旅游、衛生、住房保障、供水、供電、供氣、公共交通、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等部門相關領域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力度,編制公共企事業單位公開事項目錄。建立完善公開相關考核、評議、責任追究和監督檢查制度,切實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工作。 |
縣政府辦、縣教科體局、縣環保局、縣文廣新旅局、縣衛健委、縣住建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民政局、縣供電公司、縣章江供水有限責任公司 |
各單位要按照職責在縣政府門戶網站公開相關信息,縣政府辦做好監管工作。 |
|
|
四、聚焦優化服務,著力拓展公開渠道 |
(一)推進政府網站優質規范發展。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加強政府網站內容建設和信息發布審核,把好政治關、政策關、文字關。加快推進政府網站集約化,持續提升政府網上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平穩做好機構改革后政府網站新建、整合、改版、遷移等工作。抓緊完成政府網站域名集中清理,及早部署縣政府門戶網站互聯網協議第6版(IPv6)改造工作。 |
縣政府辦、縣經濟信息中心、縣政府各部門 |
各部門、各單位要嚴格把關,落實好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縣經濟信息中心要按照要求做好政府網站相關運維工作。 |
|
(二)落實政務新媒體監管措施。推進縣級政務新媒體建設,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做好開設整合、內容保障、安全防護、監督管理等工作,響應迅速的縣政務新媒體矩陣體系建設。統籌推進政務新媒體與政府網站的協同聯動、融合發展,建成一批群眾愛看愛用的優質精品賬號及應用。 |
縣政府辦、縣經濟信息中心、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 |
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按照要求做好政務新媒體建設,縣政府辦牽頭推進縣級政務新媒體建設工作,縣經濟信息中心、縣委網信辦要統籌推進聯動機制。 |
|
|
(三)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結合機構改革職責調整變化,及時梳理編制并公開進駐縣行政服務中心和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的審批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辦事流程等。著力做好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證照分離”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優化企業注銷辦理流程、壓減行政許可、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動態調整、清理規范基層各類涉企亂收費項目、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方面的信息公開工作。進一步清理整合政務熱線,推動政務熱線與政府網站互動交流系統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政策業務咨詢知識庫,實現“一號對外”,切實解決熱線電話號碼多、打不通、無回應等問題。 |
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縣城管局、各鄉鎮、各相關單位 |
縣行政服務中心、入駐單位及各鄉鎮要按要求對審批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辦事流程等及時進行調整,并在縣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