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縣緊緊圍繞保障人民群眾“吃的放心、住的安心”的目標,切實提高土壤、地下水環境管理水平,堅持有序推進、重點防控,著重從三個方面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緊盯重點企業,實施源頭管控。今年我縣更新的土壤重點監管企業6家,推動企業扎實履行土壤污染防治責任,督促企業開展土壤自行監測、土壤隱患排查與整治工作。今年我縣土壤重點監管企業和在產高風險企業共16家全部有序開展土壤隱患排查,排查土壤隱患104個,并已全部完成整治。持續開展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及礦區歷史遺留固廢排查整治,開展消除土壤污染環境風險隱患行動。 完成大余縣中心城區工業園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工作,推進大余縣垃圾填埋場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摸清重點區域地下水環境質量情況,為我縣地下水環境管理提出針對性保護對策。
實施分類治理,確保農用地安全。聚焦受污染耕地面積較大、污染程度較重、農產品超標風險較高的地塊,集中力量,加強投入,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強化土壤及農產品協同監測,根據監測結果,選擇調節土壤酸度、原位鈍化、水肥調控、品種替代等安全利用技術。對嚴格管控區采取種植結構調整、退耕還林還草及休耕等措施進行管控。目前我縣已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務數13381畝,完成率100%,嚴格管控類任務數381畝,完成率100%,我縣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向好。
強化技術支撐,嚴格用地準入。我縣以江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專家庫為技術支撐,對我縣變更為“一住兩公”的建設用地以及疑似污染地塊開展技術指導與評審。根據工作進展,動態更新疑似污染地塊清單,推進疑似污染地塊調查評審工作。對未達到風險管控或修復要求的土地,要求一律不準進入用地程序。今年以來,共評審5個變更“一住兩公”建設用地,有力保障了用地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