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邊瑞香(Daphne odihaby auroo margimata)是瑞香的變種,屬瑞香科瑞香屬常綠小灌木。肉質根系,葉片密集輪生橢園形,長約5~6cm,寬2~3cm,葉面光滑而厚,革質,兩面均無毛,表面深綠色,葉背淡綠色,葉緣金黃色,葉柄粗短,呈頂生頭狀花序,花被筒狀,上端四裂,徑約1.5cm,每簇花由數十朵小花組成,由外向內開放,花期二個多月,盛花期為春節期間,花色紫紅鮮艷,香味濃郁。 金邊瑞香原產長江流域,生長在低山丘陵陰蔽濕潤地帶。據宋代《清異錄》記載:廬山有一老和尚坐于廟后石凳上入定,迷夢中聞異香酷烈,欣然而起,便在四周芳草地中尋找,得濃葉香花一株,移植盆中,供于佛前,名之曰“睡香”,不久春節已至,花香不減,敬佛者益多,四方奇之,咸謂之老佛所賜,乃一年祥瑞之兆,遂改名瑞香。此后,采種者日益增多,經過漫長歲月的人工蒔養栽培馴化,并從瑞香花產生芽變的親品種中,篩選出了葉緣鑲金邊的金邊瑞香。
今天供人們觀賞的金邊瑞香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第一,它的樹姿優美,枝條蒼勁,曲伸自然,婆娑豐滿、風姿綽約,神韻蘊內,美姿瀟灑,生機盎然;第二,金片玉葉,葉緣鑲金,整齊光亮,青翠濃綠,終年茂盛,四季可賞;第三,花開適時,盛花期正值新春伊始,它以祥瑞之兆與人們喜慶新春,迎賓送客,平添樂趣,花香伴酒香,更是喜氣洋溢;第四,花期長,從花蕾形成由青轉紫紅,由外向內一筒一筒地開放,繁花似錦,花期二個多月;第五,花香濃郁,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如匯眾花之精,集群香之靈,的確是一種姿、色、香、韻俱佳的名貴花卉,上乘年花。因此,深受廣大花卉愛好者的青睞,購買金邊瑞香過年的人們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時尚。
除觀賞價值外,金邊瑞香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該植株含瑞香甙。它的根、莖、葉、花均可入藥,性甘無毒,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活血祛瘀、散結之功效,已列入《中藥大辭典》匯輯。
大余縣交通便利,氣候溫暖濕潤,有“花鄉”的美譽,1996年3月,大余縣被中國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等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瑞香之鄉”,2000年6月又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聯合命名為全國首批“中國花木之鄉”。
大余花卉栽培歷史悠久,尤其是金邊瑞香的栽培歷史已逾千年,是我國金邊瑞香主要生產基地,生產的金邊瑞香品質好、數量多,每年供應全國各地金邊瑞香種苗和盆花數十萬盆(株),還遠銷東南亞地區,在97、98連續兩屆香港花卉展覽上,大余金邊瑞香分別獲得“最佳盆栽獎”和“盆花一等獎”,并被中國花協選作禮品花送給特區政府主禮嘉賓——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女士和董建華夫人董趙洪娉女士。在99昆明世博會上,大余金邊瑞香又獲世博會銀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