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縣病蟲情報
第三期 2024年3月5日 大余縣農業農村局
切實做好早稻種子消毒和稻田耕漚滅螟工作
為了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確保糧食生產安全,春耕備耕期間,切實做好種子、苗床消毒及稻田耕漚滅螟等工作,能消除或降低病蟲基數,對于減少早稻及全年水稻病蟲災害和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選用抗病良種: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是預防病害的前提,應盡量選用去年發病少的抗病良種,不買高感病品種,并且要輪換用種,同一塊田多年種植同一品種會導致抗性變弱,發病概率變大。要到正規種子經營店購買經過檢疫的種子(即種子包裝袋上印有植物檢疫合格證編號),購買時索要購種票據并保管好。
二、種子消毒處理:使用藥劑浸種,能有效殺滅病菌,避免或減輕稻瘟病、惡苗病等病害發生。 浸種前搶晴將種子曬 1-2 天,然后用清水淘洗,撈去秕谷、病谷。雜交早稻先用清水浸 8 小時(常規稻浸 24 小時),起水后選用咪鮮胺乳油、氰烯菌酯懸浮劑、殺螟·乙蒜素乳油等藥劑,按說明書要求配比,藥液應高出種子表面一寸,浸種 10-12 小時再催芽。催芽期間注意保溫保濕,嚴防高溫燒種。
三、工廠化育秧立枯病防治:在早稻播種前:對床土進行消毒預防立枯病,可使用 50%敵磺鈉可溶粉劑,按 1:1000 的比例兌水配制噴灑;在立枯病發生初期:按每平方米苗床面積,選用30%惡霉靈水劑 3 克或 30%甲霜?惡霉靈水劑 1.5 克,兌水 1500克配制藥液對苗床噴灑,可有效控制立枯病發生為害。
四、耕漚滅螟、打撈浪渣:耕漚滅螟是水稻生態調控技術,稻田禾蔸是螟蟲越冬的有效場所,及時翻耕空閑田禾蔸并灌水浸泡,能悶(殺)死螟蟲的幼蟲和蛹,減少螟蟲存活基數。建議 3 月中下旬至 4 月初將冬閑田特別是去年螟蟲危害較重的中晚稻田提前進行翻耕,并立即灌水淹沒土塊,浸泡 10 天以上。在翻耕耙田時,紋枯病的菌核大多數漂浮在水面上,混雜在下風口田埂邊和田角處的浪渣內,及時將浪渣打撈燒毀或深埋,可有效減少紋枯病等病菌的初次浸染來源,減輕病害的發生。
※ 請不要購買未經檢疫的種子、苗木,防止植物疫情傳播擴散!
※ 請不要隨意丟棄農藥包裝廢棄物,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至各農藥經營門店!
預報員: 王旭明 、吳新蓮 、劉冬梅 、曹治鋼 咨詢電話:8714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