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弘揚“愛國、清貧、奉獻、創造”的方志敏精神,助力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2023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之際,“可愛的中國──共和國英烈方志敏紀念特展”在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隆重開幕,展覽時間7月1日-10月1日,展期三個月。
一、開幕儀式
省人大常委會選任聯工委原主任吳會清,贛州市政協副主席藍赟,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副會長、方志敏孫女方麗娜,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副會長、邵式平外孫邵憲康,南昌市方志敏烈士紀念館園主任熊志文,縣委書記韓相云,贛州市政協教科衛體委主任黃圣勇,贛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陳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中華,以及贛州市黨史研究室、橫峰縣博物館以及大余縣有關單位同志出席開幕活動。

開幕式上,江西省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向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捐贈《可愛的中國──方志敏獄中手稿》,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向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回贈了《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簡史》書籍。
二、展覽呈現
1、《前言》

方志敏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杰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贛東北和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在方志敏光輝而又短暫的人生歷程中,他不僅建立了不朽的革命功勛,更留下《可愛的中國》《清貧》等傳世篇章,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崇高革命氣節和高尚情操。
2、第一部分《探索拯救中國道路─從愛國學生到職業革命家》

在五四革命新思潮的影響下,方志敏從學生時期開始,就不懈地探求解救中國道路,積極參加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斗爭,并在這個過程中,確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他先后在上海和南昌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和中國共產黨,并參與了江西黨、團組織的創建。
3、第二部分《喚起工農千百萬──農民運動的杰出領袖》

方志敏對中國農民問題和農民運動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有著正確深刻的認識。在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時期,方志敏曾任中共江西區委、省委農委書記、省農民協會常務委員兼農民部部長,領導了轟轟烈烈的江西農民運動。
4、第三部分《血染東南半壁紅──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和紅十軍的創建者》

大革命失敗后,方志敏高舉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旗幟,發動弋陽、橫峰農民武裝起義,掀起了贛東北人民革命的高潮。方志敏和他的戰友們創建了紅十軍,出色地運用游擊戰爭的戰略和戰術,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建立了擁有近50個縣、中心地區人口達百萬的贛東北——閩浙贛革命根據地,成為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主要革命根據地之一。在根據地的建設中,方志敏以“第一等的工作”創造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新范式——被老澤東稱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據地。
5、第四部分《終將熱血化英魂──堅貞不屈、以身殉職》

1934年11月,方志敏臨危受命,率紅軍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在同國民黨軍隊作戰中被俘。被俘后,方志敏大義凜然,堅貞不屈,英勇就義,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崇高革命氣節。
6、第五部分《崇高品格永垂青史──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輝典范》

方志敏的光輝業績和高尚品格,受到中國共產黨的高度評價,為億萬中國人民所欽佩。方志敏是我們黨的驕傲,人民的驕傲,在他身上體現的革命精神和浩然正氣,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斗。
此次展覽由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與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上饒市方志敏革命舊址管理中心、南昌市方志敏烈士紀念園、橫峰縣博物館、中共大余縣委宣傳部、大余縣文廣新旅局局、大余縣史志研究室共同主辦,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橫峰縣博物館承辦,為期3個月。
三、文物藏品
此次共展出方志敏烈士獄中手稿影印件和200余張歷史圖片,以及紅十軍軍號、閩浙贛革命根據地軍民使用過的地雷等革命文物28件,詮釋了方志敏短暫而光輝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