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由大余縣委宣傳部、大余縣文化廣電旅游局、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西柏坡紀念館、香山革命紀念館聯合主辦,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承辦的《燈塔照耀中國——中共中央駐地聯展(1921-1949)》,在我館一樓臨展廳展出。
展覽時間:2024年9月1日-12月1日(每周一閉館)
預約電話:0797-7237066
展覽內容:該展覽以中共中央機關從1921-1949年的遷移為線索,通過串聯中共中央從上海到北京的七大駐地重要歷史事件,以獨特的視角再現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到建國的輝煌歷程,詮釋了中國共產黨這一光輝的燈塔,指引中國革命航船乘風破浪駛向勝利彼岸的歷史過程。


展覽呈現

第一部分“中共中央在上海”。上海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中共中央領導機關第一個駐地,曾秘密蟄伏在上海的石庫門里,前后將近12年。中國共產黨在這里進行理論宣傳,培養干部,發動工農運動、領導革命根據地建設和武裝斗爭等。

第二部分“中共中央在廣州”。廣州,曾是孫中山革命的發源地,是國共合作領導的大革命的中心。在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下,中共中央作出了遷至廣州、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推行國共合作的決定。

第三部分“中共中央在武漢”。這部分以1926年9月至1927年10月,中共中央在武漢經歷了大革命從高潮到低潮、從局部失敗到全面失敗的劇變。反映黨在大革命時期經過艱辛探索,確立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實現了以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

第四部分“中共中央在瑞金”。瑞金是中央蘇區的中心,是全國蘇維埃運動的大本營,也是中共中央1933.1——1934.10的駐地。1931年在黨的領導下成立了中共蘇區中央局和朱毛紅軍一起取得了三次反“圍剿”戰斗的勝利。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開啟了中國共產黨在局部地區執政的偉大嘗試,積累了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1933年1月,上海臨時黨中央遷駐瑞金。由于“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蘇區的貫徹推行,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利。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撤離瑞金,被迫實施戰略轉移。

第五部分“中共中央在陜北”。延安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也是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共中央從1935年10到1948年3月,在這里駐扎了近13年。在延安,中共中央倡導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領導陜甘寧邊區實行民主政治,開展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培養黨員干部;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抗日戰爭勝利后,為爭取和平民主同國民黨進行談判;內戰爆發后,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陜北,指揮全國的人民解放戰爭。

第六部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西柏坡,是中共中央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在這里,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組織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遷往北平。

第七部分“中共中央在香山”。香山是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遷至北京后的首個駐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總指揮部,是中國革命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的重要標志,是中共中央組建中央人民政府,為新中國誕生搭建“四梁八柱”的指揮所。

歡迎社會各界前來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