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導讀
實現我軍建設“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關鍵在于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一錘接著敲,釘實釘牢攻堅之戰中的每個“釘子”。釘釘子蘊含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兵學智慧,需方向精準,聚焦政治整訓、實戰化訓練、體系作戰能力集成等“釘點”。必須克服“規劃規劃、墻上掛掛”現象,實打實落位每一項任務。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政績觀,保持“千磨萬擊還堅勁”的耐心,善用巧勁、韌勁、狠勁,尤其“關鍵少數”帶頭攻堅,釘牢每一顆“釘子”,確保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如期實現。
展開
實現我軍建設“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對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聚焦規劃收官,打好攻堅之戰,都離不開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風和穩扎穩打、持之以恒的精神狀態。正如習近平主席所強調的,我們要有釘釘子的精神,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
釘釘子,這個生活中的簡單動作,蘊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和兵學智慧。馬克思主義強調的兩點論與重點論、量變與質變相統一,中國傳統文化倡導的“滴水穿石”“鐵杵成針”理念,古代兵法中的“謀定后動”“步步為營”思想,都是釘釘子精神在不同領域的體現。明長城防御體系采取“分段實施、代際接力”的模式,歷時200余年建成。解放戰爭三大戰役“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軍”,特別是淮海戰役我軍以60萬兵力殲滅80萬國民黨軍,通過“找準樞紐、持續加壓”實現戰略突破,實質就是釘釘子精神的藝術運用。
“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夢溪筆談》中描述的修復木塔工藝方法,通過“鋪板+釘釘子”的途徑解決了問題。如果把嶄新的木塔比作建軍一百年時人民軍隊的全新面貌,那么鋪板就好比每一個單位,而釘子就相當于攻堅路上的各項任務,需要我們去釘實釘牢,把鋪板釘成想要的樣子。對應到每個單位,“釘子”就是攻堅戰中各自所擔負的任務,就是需要攻克的難點、堵點。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或者只舉錘不使勁,都難把“釘子”釘實釘牢。只有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一錘接著敲,鍥而不舍,釘釘有力,才能如期實現既定目標。
釘釘子,方向精準是第一位的。打贏攻堅之戰,任務的艱巨性、復雜性前所未有,抓不住要害就很容易陷入亂敲亂打式的無用功。當前,政治整訓、規劃執行、實戰化軍事訓練、體系作戰能力集成等等,都是實打實、高質量形成戰略能力的“釘點”,是攻山頭、奪要隘必須緊緊抓住的發力點,不論有多少思維慣性需要打破、堵點卡點需要疏通、瓶頸障礙需要突破,都應保持前進航向不變、主攻方向不偏,把每一錘都敲在點子上,每一釘都釘在管用處。
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是黨的意志、人民的期盼,也是人民軍隊必須扛起的時代重任、交出的歷史答卷。從現實情況看,個別單位仍然存在“把說了當做了、把做了當做好”的虛假落實,“堆盆景”“造亮點”“刷存在”的功利做派。如果不加以糾治,就會影響攻堅成果。這就要求堅決克服“規劃規劃、墻上掛掛”等現象,把每一份部署計劃、每一項建設任務、每一個能力指標,都實打實落位砸實,防止出現“半截子”“軟柿子”工程,確保戰略能力如期形成、可信可靠。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攻堅任務是一項戰略工程、系統工程,需要一錘一錘接著敲,一任接著一任干,“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根本的是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績觀,不能為了顯示所謂政績去另搞一套,而是要一張藍圖繪到底,腳踏實地把既定科學目標變為現實。對“卡脖子”技術、體系作戰能力集成等長遠建設,保持“千磨萬擊還堅勁”的耐心,不因一時成敗而松勁,不因暫時困難而退縮,積小勝為大勝,不斷實現超越突破。
習近平主席曾生動地講,“只釘一兩下,釘子會掉下來;釘個三四下,過不久釘子仍然會松動;只有連釘七八下,這顆釘子才能牢固”,深刻闡釋了釘牢的方法論。釘釘子其實和鐵匠打鐵有異曲同工之妙,善使“巧勁”,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精準落位,釘一錘就見到一錘的成效;拿出“韌勁”,不折不扣、雷厲風行、求真務實、敢做善為抓落實,讓每一錘都擲地有聲;下足“狠勁”,越是碰到難釘的“釘子”,越要不怕鬼、不信邪,下大力、真使勁,尤其是“關鍵少數”帶頭迎難而上至關重要,敢于較真碰硬,敢于接“燙手的山芋”,帶動絕大多數攻下新時代“婁山關”“臘子口”。當每一顆“釘子”都成為戰斗力躍升的支點,打好攻堅戰便有了最堅實的依托和保證。
(作者單位:西部戰區政治工作部)
釘實釘牢攻堅戰中的每個“釘子”
來源:縣退役軍人事務局
作者:
訪問量:
發布日期:2025-10-20 08:07:52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