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縣大數據中心堅持樹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管理理念,細化工作任務、建立管理機制,緊緊圍繞預算編制執行、優化支出結構、加大預決算公開等方面加強財政管理,財政績效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一、著力抓好培訓教育。針對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專業隊伍缺乏和管理人員專業技能不強的現狀,一方面,積極參加財政局開展的業務培訓,拓寬參與績效管理的渠道。另一方面,業務骨干采取專題培訓、以會代訓等多種方式,適時組織單位各股室提高績效管理政策理論和專業操作水平,提升具體工作人員業務能力。
二、著力抓實機制管理。建立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雙監控”機制,及時發現單位績效目標執行偏差和管理問題,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實施效果,完善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和績效管理成果運用五個環節的全過程管理流程。
三、著力抓細結果運用。以促進預算管理、推進績效信息公開、實施結果獎懲為突破口,實現績效評價結果的有效應用。一是積極探索審計結果和預算安排掛鉤的方式,繼續安排管得好、用得好的專項資金,真正將績效管理工作結果作為對各單位下一年度預算資金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二是推進績效信息公開制度。逐步將績效目標、監控、評價結果等績效管理信息向本單位內部全面公開、擴大向社會公開的范圍,接受社會監督。三是落實好部門預算績效管理的主體責任,按照“誰支出、誰負責”的原則,督促部門組織好績效評價,增強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剛性,完善決策失誤的追究辦法,明確決策者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