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龍畬族村地處青龍鎮東部,是歷史上“南安九城”之一的鳳凰城所在地,也是大余縣4個少數民族村之一,全村16個村民小組3015人,其中畬族村民1308人。曾獲“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江西省最美休閑鄉村”“江西省4A鄉村旅游點”等榮譽。近年來,在國家廣電總局的對口支援下,大余縣集中力量,多措并舉,推進元龍畬族村的“智慧廣電”試點工作,積極服務鄉村振興。
高標準建設元龍畬族村的應急廣播視播一體。分別在村各個重點場所設置了不同功能的攝像頭。在村出入口安裝了近景攝像頭,實現對外來人員管控;在村莊最高點安裝了鷹眼球機,可清楚地看清3公里范圍內的情況;在書屋、祠堂等古建筑安裝了消防球機,監測到煙火,將立刻報警;在村周邊安裝了熱成像攝像頭,對野外用火進行監控;在學校門口安裝了攝像頭,實現校園智能防控;在圩頭河道安裝了周界報警攝像頭,有效防范溺水事件;在其他重要路段和區域安裝了視播一體終端及應急廣播終端。目前,已將視頻監控與互動機頂盒打通,村民通過互動機頂盒可以查看本村防控區域的實時監控畫面,緊急時可以直接一鍵報警。
高質量建設元龍畬族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在元龍畬族村部安裝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電視平臺,村民可以享受便捷的在線點單、心愿發布、活動評價等便民服務;志愿者可以通過高效有序的大數據融合參與志愿活動。活動過程中,可一鍵視頻連線指揮中心,進行活動直播和情況上報,參與活動后,獲得的積分可在線進行愛心兌換,促進和諧風尚良性循環;此外,還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打造了本地電視端平臺,包括縣中心、鄉鎮所和村居站平臺,播出黨史學習、云講堂、云學校、云舞臺等豐富內容,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大大提升了元龍畬族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水平與社會精神文明風尚。
高規格建設元龍畬族村鄉村治理“智慧宅改”平臺。在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中,我縣堅持數字化賦能,積極探索“智慧宅改”,安裝2個網絡球機,建立了視頻監控平臺,初步實現了宅基地數字化管理。建立了農村宅基地“人、地、房”信息數據庫和宅基地業務管理系統,支持農村宅基地盤活利用,進行了宅基地改革試點工作,監管人員可通過該系統實時掌握宅基地審批、巡查和監管等情況,實時發現和勸止亂建行為。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亮點,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