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上午,“贛州經開區稀土鎢產業鏈專精特新知識產權1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證券化掛牌儀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舉行。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譚文英,市委常委、贛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陳水連,市市場監管局、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中國人民銀行贛州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贛州監管分局等省直、市直單位和有關金融機構負責人一同出席掛牌敲鐘儀式。

“贛州經開區稀土鎢產業鏈專精特新知識產權1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是全省第一筆成功發行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也是全國首筆成功發行的聚焦稀土鎢行業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隨著鐘聲敲響,標志著贛州市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取得實質性成果,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在掛牌儀式上,譚文英首先致辭。她指出,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處于核心地位,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本次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成功掛牌發行,是我省知識產權金融創新的重大突破和知識產權轉化運營方式的全新探索,我們將不斷深化落實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為加快構建體現江西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知識產權力量。

陳水連在致辭中表示,知識創造資產,金融賦能發展。近年來,贛州經開區為幫助中小企業盤活知識產權隱形資產,著力推動知識產權與金融融合創新,率先在全省啟動了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工作,積極引導“金融活水”澆灌產業沃土,千方百計為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需求,得到了資本市場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認可。贛州經開區將持續加強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深化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工作,讓更多科技“專利紙”變成企業“發展金”,不斷提升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水平。

入池企業代表贛州富爾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應邀發言。他表示,本次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有效解決了企業融資需求期與資本配置不協調、企業輕資產與銀行重抵押不匹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題,鼓勵企業不斷通過技術創新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同時企業還享有發明專利申請的綠色通道等多種好處,是一項實實在在助企紓困的重大金融舉措。
贛州市作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示范城市”,始終把知識產權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此次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的成功發行,是我市近年來不斷深耕知識產權工作的有力體現。下一步,將繼續發揮知識產權對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助推作用,全力推動知識產權融資模式創新,為廣大科技企業拓寬融資渠道,讓專利變現跑出“加速度”,為新時代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貢獻知識產權力量。

